|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 缩略语说明 | 第16-18页 |
| 前言-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 1. 什么是抑郁症 | 第18-19页 |
| 2. 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3. 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 | 第19-24页 |
| 3.1 抑郁症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 第20页 |
| 3.2 抑郁症的病因学假说 | 第20-22页 |
| 3.3 遗传与抑郁症 | 第22-23页 |
| 3.4 环境与抑郁症 | 第23页 |
| 3.5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第23页 |
| 3.6 抑郁症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 第23-24页 |
| 4. 抑郁症的共病及预后 | 第24页 |
| 5. 抑郁症的研究热点:端粒在抑郁症中的研究 | 第24-26页 |
| 研究一:KIBRA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损伤在抑郁症中的研究 | 第26-34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 2.2 认知功能测验 | 第28-29页 |
| 2.3 基因型测定 | 第29-30页 |
| 2.4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 3. 结果 | 第30-31页 |
| 4. 讨论 | 第31-34页 |
| 研究二:应激、抑郁状态与端粒长度的关系:社会互动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 第34-45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34-3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2.3 端粒长度的测定 | 第37-38页 |
| 2.4 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可能的混杂因素 | 第38-39页 |
| 2.5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 3. 结果 | 第39-41页 |
| 4. 讨论 | 第41-45页 |
| 附表与附图 | 第45-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70页 |
| 致谢 | 第70-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5页 |
| Paper Ⅰ | 第75-92页 |
| Paper Ⅱ | 第92-116页 |
| 已发表论文附录 | 第116-142页 |
| 附件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