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公务员腐败现象及其特征分析 | 第11-23页 |
(一)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概念、类型及危害 | 第11-16页 |
1 腐败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类型 | 第12-14页 |
3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危害 | 第14-16页 |
(二)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特征分析 | 第16-23页 |
1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发展态势趋向严重化 | 第16-19页 |
2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行为主体呈现集体化与低龄化 | 第19-20页 |
3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参与方式表现多样化与隐蔽化 | 第20-23页 |
二 公务员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23-31页 |
(一) 思想文化原因 | 第23-25页 |
1 "官本位"、"权本位"思想的影响 | 第23-24页 |
2 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的影响 | 第24页 |
3 臣民观念及隐忍意识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二) 主观原因 | 第25-27页 |
1 利己主义心理冲击公务员道德底线 | 第25-26页 |
2 公务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 第26-27页 |
(三) 客观原因 | 第27-31页 |
1 公务员反腐败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7-28页 |
2 市场化及有限的资源为公务员寻租提供了客观条件 | 第28-29页 |
3 权力制约及监督机制乏力 | 第29-31页 |
三 防治公务员腐败现象的主要措施 | 第31-47页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思想政治水平 | 第31-34页 |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的领导 | 第31-32页 |
2 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消除官本位思想 | 第32-33页 |
3 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摈弃臣民观念 | 第33-34页 |
(二) 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能力 | 第34-37页 |
1 继续加强反腐倡廉立法工作,以法制权 | 第34-36页 |
2 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以法育人 | 第36页 |
3 加大惩治公务员受贿、行贿犯罪力度,合力治腐 | 第36-37页 |
(三) 健全完善反腐败制度内容,封堵权力腐败漏洞 | 第37-43页 |
1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38-39页 |
2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39-40页 |
3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 第40-42页 |
4 加大国际反腐力度,建立贪官外逃预防及引渡机制 | 第42-43页 |
(四) 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对公务员进行全方位监督 | 第43-47页 |
1 理顺监督体制 | 第43页 |
2 增强政党监督的力度 | 第43-44页 |
3 大力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 第44-45页 |
4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拓展网络监督新形式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