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泥石流发生雨型响应及其临界降雨条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1章 前言第16-3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7-27页
        1.2.1 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和预测预报研究第17-21页
        1.2.2 降雨雨型研究及其应用进展第21-25页
        1.2.3 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第25-27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7-30页
        1.3.1 技术路线第27-29页
        1.3.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30-32页
        1.4.1 研究对象第30-31页
        1.4.2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32-33页
第2章 研究区孕灾条件与泥石流特征第33-48页
    2.1 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第34-37页
        2.1.1 孕灾条件第34-36页
        2.1.2 泥石流特征第36-37页
    2.2 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第37-42页
        2.2.1 孕灾条件第37-40页
        2.2.2 泥石流特征第40-42页
    2.3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第42-47页
        2.3.1 孕灾条件第42-45页
        2.3.2 泥石流特征第45-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第48-82页
    3.1 降雨组成及其对泥石流起动的影响第48-50页
        3.1.1 降雨过程与降雨组成第48-49页
        3.1.2 前期降雨对泥石流形成的贡献第49页
        3.1.3 前期有效降雨量的确定第49-50页
    3.2 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的提出第50-51页
        3.2.1 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第50页
        3.2.2 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第50-51页
    3.3 泥石流灾害与降雨资料梳理第51-62页
        3.3.1 泥石流灾害资料及来源第51-53页
        3.3.2 泥石流发生降雨资料来源及分析第53页
        3.3.3 研究区泥石流降雨数据第53-62页
    3.4 不同时间尺度雨型体系的建立第62-80页
        3.4.1 基于24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划分第62-74页
        3.4.2 基于1h时间尺度的雨型划分第74-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降雨过程对泥石流起动影响的试验第82-93页
    4.1 试验对象第82-83页
    4.2 试验装置与材料第83-86页
        4.2.1 试验装置第83-84页
        4.2.2 试验土体第84-85页
        4.2.3 试验相似性第85-86页
    4.3 试验现象第86-89页
    4.4 试验结果第89-92页
        4.4.1 水体入渗与降雨响应第89-90页
        4.4.2 冲沟侵蚀、土体破坏与泥石流起动响应第90-91页
        4.4.3 泥石流特征第91-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典型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第93-114页
    5.1 石棉县2013.7.4群发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第93-98页
        5.1.1 泥石流概况第93-94页
        5.1.2 泥石流形成机理第94-96页
        5.1.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第96-98页
        5.1.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第98页
    5.2 绵竹清平文家沟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第98-106页
        5.2.1 泥石流概况第98-100页
        5.2.2 泥石流形成机理第100-103页
        5.2.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第103-106页
        5.2.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第106页
    5.3 德昌2004-8-24群发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第106-112页
        5.3.1 泥石流灾害概况第106-108页
        5.3.2 泥石流形成机理第108页
        5.3.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第108-112页
        5.3.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第112页
    5.4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6章 基于雨型的泥石流发生降雨条件第114-126页
    6.1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的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第114-120页
        6.1.1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关系式第114-119页
        6.1.2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临界日降雨量第119-120页
    6.2 基于小时降雨量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第120-124页
        6.2.1 基于1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I-D曲线第120-123页
        6.2.2 基于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第123-124页
    6.3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126-130页
    7.1 主要结论第126-127页
    7.2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第127-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9页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拉克哈勒法耶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评价
下一篇: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