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2.1.1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 第17页 |
2.1.2“反规划”理论 | 第17页 |
2.1.3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 第17-18页 |
2.1.4 理论综述 | 第18页 |
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2.1 生态安全概念及内涵 | 第18-19页 |
2.2.2 生态安全评价 | 第19-20页 |
2.3 生态保护红线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2.3.1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及内涵 | 第20-21页 |
2.3.2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发展历程 | 第21页 |
2.3.3 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辨识 | 第21-23页 |
2.4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第25-33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5-32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25-26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6-31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1-32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 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辨识 | 第33-51页 |
4.1 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辨识方法 | 第33-36页 |
4.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4.1.2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 | 第34-36页 |
4.1.3 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辨识方法 | 第36页 |
4.2 单因子生态系统评价结果 | 第36-45页 |
4.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 | 第36-42页 |
4.2.2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结果 | 第42-45页 |
4.3 生态保护红线辨识空间范围 | 第45-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拟研究 | 第51-63页 |
5.1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演化CA-Markov模型 | 第51-56页 |
5.1.1 CA模型 | 第51页 |
5.1.2 Markov模型 | 第51-52页 |
5.1.3 CA-Markov模型 | 第52-55页 |
5.1.4 CA-Markov模型情景设置 | 第55-56页 |
5.2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拟 | 第56-61页 |
5.2.1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拟结果 | 第57-60页 |
5.2.2 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指数对比 | 第60-61页 |
5.3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对策建议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创新点 | 第64页 |
6.3 不足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