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 | 第11-13页 |
1.1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 第11-12页 |
1.2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 第12页 |
1.3 鱼类抗病相关基因研究 | 第12页 |
1.4 鱼类细菌性疾病 | 第12-13页 |
2 溶菌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1 溶菌酶的发现 | 第13页 |
2.2 溶菌酶的分类 | 第13-14页 |
2.3 溶菌酶的结构 | 第14页 |
2.4 溶菌酶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3 鱼类溶菌酶研究 | 第14-17页 |
3.1 鱼类溶菌酶的分布 | 第15页 |
3.2 鱼类溶菌酶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3.3 c-lys和g-lys在鱼类组织中的表达 | 第16页 |
3.4 应激条件下鱼类c-lys和g-lys基因表达变化 | 第16-1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长丰鲫c-lys和g-lys基因克隆 | 第19-38页 |
1 前言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3.1 长丰鲫c-lys和g-lys基因序列分析 | 第24-26页 |
3.2 长丰鲫c-lys和g-lys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 第26-33页 |
3.3 长丰鲫c-lys和g-lys高级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5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迟钝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长丰鲫和普通鲫溶菌酶基因组织表达变化 | 第38-57页 |
1 前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4页 |
3.1 长丰鲫和普通鲫c-lys和g-lys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第41-43页 |
3.2 细菌感染对长丰鲫和普通鲫组织c-lys和g-lys基因的表达影响 | 第43-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4.1 组织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4.2 细菌感染对c-lys和g-ly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迟钝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长丰鲫和普通鲫各组织病理变化 | 第57-73页 |
1 前言 | 第5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71页 |
3.1 大体病变观察 | 第59-61页 |
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61-71页 |
4 讨论 | 第71-72页 |
5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附录Ⅰ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