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实验一 放射性直肠炎动物模型建立 | 第12-1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1.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4-17页 |
3.1 小鼠一般征象状况 | 第14-15页 |
3.2 小鼠直肠组织病理改变 | 第15-17页 |
4 讨论 | 第17-19页 |
实验二 药物保留灌肠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 第19-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3-33页 |
3.1 小鼠一般征象评分 | 第23-25页 |
3.2 小鼠直肠组织光镜下病理分级评分 | 第25-26页 |
3.3 小鼠脾脏指数、肝脏指数比较 | 第26-28页 |
3.4 小鼠直肠组织AQP1、VEGF免疫组化结果 | 第28-31页 |
3.5 小鼠直肠组织AQP1、VEGF蛋白表达变化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37页 |
4.1 放射性直肠炎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 | 第33-34页 |
4.2 肠瑞灌肠方的组方 | 第34-35页 |
4.3 AQP1、VEGF参与放射性直肠炎的立项依据 | 第35页 |
4.4 肠瑞灌肠方对放射性直肠炎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文献综述 | 第40-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