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1 全球化导致的城市色彩问题 | 第7页 |
1.1.2 北京旧城面临的色彩管理问题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3.1 文献检索与综述 | 第8页 |
1.3.2 调研与归纳分析 | 第8页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第8-9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第2章 国内外城市色彩管理及相关理论实践 | 第10-19页 |
2.1 城市色彩相关基础理论 | 第10-11页 |
2.1.1 色彩学 | 第10页 |
2.1.2 中国传统色彩 | 第10-11页 |
2.1.3 色彩心理学 | 第11页 |
2.2 色彩地理学 | 第11-12页 |
2.2.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2页 |
2.2.2 人文地理环境 | 第12页 |
2.3 设计管理学 | 第12页 |
2.4 城市色彩管理学 | 第12-14页 |
2.4.1 科技发展是色彩管理的动力源泉 | 第12-13页 |
2.4.2 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是色彩管理的目的 | 第13页 |
2.4.3 人与自然和谐是色彩管理的目标 | 第13页 |
2.4.4 预测、引导、调节是色彩管理需采用的办法 | 第13-14页 |
2.4.5 色彩管理的手段 | 第14页 |
2.5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 | 第14页 |
2.5.1 城市色彩规划 | 第14页 |
2.5.2 城市色彩设计 | 第14页 |
2.6 国外城市色彩管理策略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2.6.1 历史城市保护与色彩理论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2.6.2 城市色彩实践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2.7 国内城市色彩管理策略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2.7.1 国内城市色彩理论发展状况 | 第17页 |
2.7.2 国内城市色彩实践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第3章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 第19-61页 |
3.1 北京旧城历史沿革概况 | 第19-28页 |
3.1.1 古代时期(1840 年之前) | 第19-21页 |
3.1.2 近代时期(1840-1949 年9月) | 第21-23页 |
3.1.3 现代时期(1949 年10月-1978 年) | 第23-26页 |
3.1.4 当代时期(1978 年至今) | 第26-28页 |
3.2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与街区风貌 | 第28-30页 |
3.2.1 历史文化街区划定 | 第28-29页 |
3.2.2 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 第29-30页 |
3.3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沿革与现状 | 第30-56页 |
3.3.1 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沿革 | 第30-32页 |
3.3.2 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现状 | 第32-56页 |
3.4 北京旧城建筑色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第56-61页 |
3.4.1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因素 | 第56-57页 |
3.4.2 城市规划与设计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3.4.3 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影响因素 | 第58页 |
3.4.4 建筑设计与改造因素 | 第58-59页 |
3.4.5 城市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第59页 |
3.4.6 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第59页 |
3.4.7 城市运营管理因素 | 第59-61页 |
第4章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色彩管理策略 | 第61-69页 |
4.1 城市色彩管理原则 | 第61-63页 |
4.1.1 宏观整体把握 | 第61页 |
4.1.2 中观合理协调 | 第61-62页 |
4.1.3 微观有效落实 | 第62-63页 |
4.2 城市色彩管理办法 | 第63-66页 |
4.2.1 规划编制 | 第63-64页 |
4.2.2 设计实施 | 第64-65页 |
4.2.3 评估运维 | 第65-66页 |
4.3 城市色彩管理的措施 | 第66-68页 |
4.3.1 建立色彩专项规划 | 第66页 |
4.3.2 加强色彩管理法制法规建设 | 第66页 |
4.3.3 支持及处罚并重的机制建设 | 第66-67页 |
4.3.4 提高城市色彩管理普及性 | 第67-68页 |
4.4 城市色彩管理流程图 | 第68-6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