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5页 |
插表索引 | 第15-16页 |
物理符号含义对比表 | 第16-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8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8-2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5页 |
1.2.1 小口径非球面加工技术概况 | 第20-33页 |
1.2.2 小口径非球面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33-35页 |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2章 斜轴磁流变抛光基本理论 | 第38-54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斜轴磁流变抛光原理及路径控制 | 第38-42页 |
2.2.1 抛光原理 | 第38-40页 |
2.2.2 路径控制 | 第40-42页 |
2.3 斜轴磁流变抛光几何干涉分析 | 第42-47页 |
2.3.1 干涉模型 | 第42-45页 |
2.3.2 分析与求解 | 第45-47页 |
2.4 斜轴磁流变抛光去除分析 | 第47-53页 |
2.4.1 去除模型 | 第47-49页 |
2.4.2 分析与求解 | 第49-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小口径非球面磁流变斜轴抛光装置设计及仿真 | 第54-68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斜轴磁流变抛光装置的设计 | 第54-57页 |
3.2.1 结构总体设计及主要性能参数 | 第54-56页 |
3.2.2 磁流变液循环装置 | 第56-57页 |
3.3 斜轴磁流变抛光头的设计 | 第57-67页 |
3.3.1 励磁装置设计与仿真 | 第57-65页 |
3.3.2 抛光头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复合磁流体的配置及其性能测试 | 第68-84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磁性抛光液概述 | 第68-71页 |
4.3 复合磁流体 | 第71-83页 |
4.3.1 复合磁流体的配置 | 第71-73页 |
4.3.2 流体性能分析 | 第73-78页 |
4.3.3 纳米金刚石磨粒复合磁流体 | 第78-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小口径非球面超精密磨削和斜轴磁流变抛光组合加工试验研究 | 第84-115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磨抛组合加工原理及装置 | 第84-88页 |
5.2.1 磨抛组合加工装置 | 第85-87页 |
5.2.2 超精密固定点磨削 | 第87-88页 |
5.3 碳化钨斜轴磁流变抛光工艺试验 | 第88-97页 |
5.3.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88-89页 |
5.3.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89-97页 |
5.4 碳化钨非球面组合加工工艺 | 第97-107页 |
5.4.1 碳化钨非球面超精密磨削 | 第97-102页 |
5.4.2 碳化钨非球面斜轴磁流变抛光 | 第102-107页 |
5.5 碳化钨材料亚表面损伤及其检测 | 第107-113页 |
5.5.1 亚表面损伤产生机理及测试方法 | 第107-109页 |
5.5.2 碳化钨磨削亚表面损伤研究 | 第109-11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小口径非球面超精密车削和斜轴磁流变抛光组合加工试验研究 | 第115-124页 |
6.1 引言 | 第115页 |
6.2 车抛组合加工 | 第115-117页 |
6.2.1 车抛组合加工原理及装置 | 第115-116页 |
6.2.2 超精密车削 | 第116-117页 |
6.3 不锈钢非球面组合加工工艺 | 第117-123页 |
6.3.1 不锈钢非球面超精密车削 | 第117-119页 |
6.3.2 不锈钢非球面斜轴磁流变抛光 | 第119-12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40-14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