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范围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路线和采取的方法 | 第17-19页 |
1.3.1 论文总体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案、内容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投资估算及投资估算指标的概述 | 第19-23页 |
2.1 投资估算的概念、内容及作用 | 第19-20页 |
2.1.1 投资估算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投资估算的内容 | 第19-20页 |
2.1.3 投资估算的作用 | 第20页 |
2.2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概念、作用及服务对象 | 第20-21页 |
2.2.1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作用与服务对象 | 第21页 |
2.3 工程类别划分及投资估算编制深度 | 第21-22页 |
2.3.1 市政工程类别划分 | 第21页 |
2.3.2 投资估算的编制深度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2007 年版《指标》在福建省适应性判别 | 第23-32页 |
3.1 市政投资估算指标的现状 | 第23页 |
3.2 判别的依据和方法 | 第23-24页 |
3.2.1 判别的依据 | 第23-24页 |
3.2.2 判别的方法 | 第24页 |
3.3 子目适应性的判别 | 第24-31页 |
3.3.1 排水管道综合指标的适应性分析 | 第24-25页 |
3.3.2 排水管道分项指标的适应性分析 | 第25-26页 |
3.3.3 排水厂站的综合指标的适应性分析 | 第26-27页 |
3.3.4 排水构筑物的分项指标适应性分析 | 第27页 |
3.3.5 非适应性子目汇总 | 第27-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编制适应福建省市政排水工程投资估算参考指标 | 第32-91页 |
4.1 编制新子目的编制依据 | 第32-33页 |
4.2 编制新子目的工具 | 第33-34页 |
4.2.1 晨曦计价软件简介 | 第33页 |
4.2.2 晨曦软件的特点 | 第33-34页 |
4.3 新子目的工、料、机来源分析 | 第34-37页 |
4.3.1 理论计算法概念 | 第34页 |
4.3.2 以 D300 雨水管的开槽埋管为例 | 第34-37页 |
4.4 新子目的工、料、机处理 | 第37-45页 |
4.4.1 新子目工、料、机分析的过程 | 第37-38页 |
4.4.2 以 D300 的雨水管开槽埋管为例 | 第38-45页 |
4.5 新子目的费用组成 | 第45-50页 |
4.5.1 新排水管道分项指标的费用组成 | 第45页 |
4.5.2 新指标的价格及其费率的取定 | 第45-49页 |
4.5.3 新指标基价构成 | 第49-50页 |
4.6 福建省市政排水工程投资估算的参考指标 | 第50-90页 |
4.6.1 市政排水参考指标 | 第50-89页 |
4.6.2 指标换算方法 | 第89-9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参考指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第91-102页 |
5.1 工程概述 | 第91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91页 |
5.1.2 相关资料 | 第91页 |
5.2 对原概算的修正 | 第91-93页 |
5.2.1 对原概算的调整原则 | 第91-92页 |
5.2.2 修正概算的建安造价 | 第92-93页 |
5.3 新估算的编制 | 第93-95页 |
5.3.1 新估算的编制原则 | 第93页 |
5.3.2 新估算指标对项目的测算 | 第93-95页 |
5.4 老估算对项目的测算 | 第95-97页 |
5.4.1 老估算的调整原则 | 第95页 |
5.4.2 老估算对项目的测算 | 第95-97页 |
5.5 测算方法分析 | 第97-101页 |
5.5.1 纵向对比法 | 第97-99页 |
5.5.2 横向对比法 | 第99-10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6.1 成果与创新 | 第102-103页 |
6.1.1 研究的成果 | 第102-103页 |
6.1.2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 | 第10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6.2.1 研究的局限 | 第103页 |
6.2.2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第107-110页 |
附录B 非适应性指标 | 第110-126页 |
附录C 新指标消耗量表 | 第126-153页 |
附录D 主要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取定表 | 第153-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