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文本技术的调度人人信息交互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电网调度信息交互发展过程 | 第10-13页 |
1.2.1 人机交互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人人交互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电网调度模式 | 第13-14页 |
1.3.1 国内外电网调度模式对比 | 第13页 |
1.3.2 我国电网调度模式特点 | 第13-14页 |
1.4 信息交互现状及引入新技术的需求 | 第14-16页 |
1.5 交互技术对比 | 第16-17页 |
1.6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7-19页 |
2 电网调度人人交互需求分析 | 第19-29页 |
2.1 电网调度人人交互现状 | 第19-21页 |
2.2 人人交互中单一采用电话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2.3 电网调度中人人交互需求 | 第22-23页 |
2.4 问题解决方案制定 | 第23-28页 |
2.4.1 丰富人人交互技术手段 | 第23-27页 |
2.4.2 构建多交互方式的人人信息交互系统 | 第27-28页 |
2.4.3 合理调度通信方案制定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人人信息交互系统构建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29-35页 |
3.1 系统总体构建思路 | 第29-31页 |
3.1.1 系统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3.1.2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3.2 系统基本框架结构 | 第31-33页 |
3.2.1 系统主体功能结构 | 第31页 |
3.2.2 系统显示终端选择 | 第31-32页 |
3.2.3 系统软件结构 | 第32-33页 |
3.3 系统多层次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3.1 在线调度室多层次结构 | 第33页 |
3.3.2 调度论坛多层次结构 | 第33-34页 |
3.3.3 调度信息库多层次结构 | 第34页 |
3.3.4 资源共享区多层次结构 | 第34页 |
3.3.5 系统管理多层次结构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交互系统详细设计 | 第35-45页 |
4.1 系统目标及功能 | 第35页 |
4.1.1 系统目标 | 第35页 |
4.1.2 系统模块功能定位 | 第35页 |
4.2 系统各模块结构 | 第35-38页 |
4.3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38-44页 |
4.3.1 E-R图设计 | 第38页 |
4.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4.3.3 数据库实现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交互系统实现 | 第45-65页 |
5.1 系统开发平台搭建 | 第45页 |
5.2 系统开发层次 | 第45页 |
5.3 公共类设计与实现 | 第45-50页 |
5.3.1 持久对象层实现 | 第45-47页 |
5.3.2 数据访问层实现 | 第47-49页 |
5.3.3 业务逻辑层实现 | 第49页 |
5.3.4 Spring配置 | 第49-50页 |
5.4 Web表现层实现 | 第50-63页 |
5.4.1 注册登入模块 | 第50-52页 |
5.4.2 调度论坛模块 | 第52-55页 |
5.4.3 在线调度室模块 | 第55-56页 |
5.4.4 调度信息库模块 | 第56-59页 |
5.4.5 资源共享区模块 | 第59-60页 |
5.4.6 后台管理模块 | 第60-63页 |
5.4.7 其他功能整合 | 第63页 |
5.5 系统功能特点 | 第63-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系统应用分析 | 第65-75页 |
6.1 调度通信方案设计 | 第65-67页 |
6.1.1 调度事务分级 | 第65-66页 |
6.1.2 通信方案A | 第66页 |
6.1.3 通信方案B | 第66页 |
6.1.4 通信方案C | 第66-67页 |
6.2 调度案例分析 | 第67-70页 |
6.2.1 案例介绍 | 第67-68页 |
6.2.2 调度过程对比 | 第68-70页 |
6.3 案例调度对比及分析 | 第70-74页 |
6.3.1 调度效果对比 | 第70-72页 |
6.3.2 人因感受对比 | 第72-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