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异步电机论文

基于CPLD的交流异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可编程逻辑器件和 EDA技术发展历程第10-14页
        1.2.1 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历程第10-12页
        1.2.2 EDA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2-14页
    1.3 变频调速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4-18页
        1.3.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4-15页
        1.3.2 变频调速中的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发展第15-17页
        1.3.3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1.4 变频调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8-19页
2 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第19-31页
    2.1 VVVF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9-21页
    2.2 PWM控制技术第21-30页
        2.2.1 正弦脉宽调制(SPWM)第21-23页
        2.2.2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第23-29页
        2.2.3 SPWM与SVPWM的比较分析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与开发第31-35页
    3.1 设计流程第31-33页
    3.2 开发环境第33-34页
    3.3 硬件描述语言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死区效应分析和补偿第35-42页
    4.1 死区时间的设置方式第35页
    4.2 死区效应分析第35-39页
        4.2.1 死区时间对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的影响第36-38页
        4.2.2 死区时间对逆变器输出谐波的影响第38页
        4.2.3 死区对输出转矩的影响第38-39页
    4.3 死区补偿的方法第39-40页
        4.3.1 相位角预测补偿方法的原理第40页
        4.3.2 相位角预测补偿方法的实现第40页
    4.4 实验结果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2-54页
    5.1 控制方案确定第42-45页
        5.1.1 CPLD控制的特点分析第42-43页
        5.1.2 MCU控制的特点分析第43-44页
        5.1.3 CPLD+MCU方案的确定第44-45页
    5.2 器件选型第45-47页
        5.2.1 CPLD器件及EDA工具选型第45-46页
        5.2.2 单片机选型第46-47页
    5.3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47-53页
        5.3.1 电源设计第47-49页
        5.3.2 控制电路设计第49-51页
        5.3.3 逆变电路设计第51-53页
    5.4 硬件的抗干扰措施第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6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4-64页
    6.1 单片机控制部分程序设计第54-60页
        6.1.1 键盘控制第55-56页
        6.1.2 查表和数据处理第56-59页
        6.1.3 数据传输第59-60页
    6.2 CPLD控制部分程序设计第60-62页
        6.2.1 三角载波的产生第60页
        6.2.2 SVPWM实现第60-62页
    6.3 软件的抗干扰措施第62-63页
    6.4 实验结果第63页
    6.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A 缩写注释第67-68页
附录B CPLD下载电缆实物图第68页
附录C CPLD最小系统实物图第68-69页
附录D 控制系统实物图第69页
附录E 单片机仿真器实物图第69-70页
附录F 实验电机实物图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嫩平原盐渍土水盐运移的节律性研究
下一篇:多种试件几何混凝土裂缝尖端净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