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9页 |
1.1. 基于集成光波导的波长解析器件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光波长解析的方法 | 第16-22页 |
1.2.1 采用光谱分析仪进行波长解析 | 第17页 |
1.2.2 干涉型波长解析方法 | 第17-18页 |
1.2.3 可调谐光源波长匹配法 | 第18-19页 |
1.2.4 滤波型波长解析方法 | 第19-22页 |
1.3. 集成光波导的制作技术 | 第22-28页 |
1.3.1 玻璃基离子交换技术概述 | 第24-27页 |
1.3.2 硅基光子学概述 | 第27-2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结构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第二章 比率制波长解析技术 | 第39-53页 |
2.1. 影响比率制波长解析器件精度的因素 | 第40-44页 |
2.1.1 光源信噪比对解析精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2.1.2 光源带宽对解析精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2.1.3 3dB耦合器的性能对解析精度的影响 | 第43页 |
2.1.4 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解析精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 比率制波长解析器件的发展现状 | 第44-49页 |
2.2.1 集成型MMI | 第45-46页 |
2.2.2 缠绕光纤 | 第46-47页 |
2.2.3 SMS光纤结构 | 第47-48页 |
2.2.4 光纤型MZI | 第48-4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三章 基于玻璃基光波导MZI结构的波长解析器件 | 第53-92页 |
3.1. 离子交换光波导的工艺制作流程 | 第53-59页 |
3.2. 基于双MZI结构的玻璃基“X”型波长解析器件 | 第59-72页 |
3.2.1 “X”型频谱响应结构 | 第60-63页 |
3.2.2 玻璃基“X”型波长解析器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63-68页 |
3.2.3 “X”型波长解析器件的工作范围测定与分析 | 第68-69页 |
3.2.4 “X”型波长解析器件的分辨率与分析 | 第69-71页 |
3.2.5 “X”型波长解析器件的偏振依赖性 | 第71-72页 |
3.3. 两级波长解析器件 | 第72-79页 |
3.3.1 两级解析器件的工作原理 | 第72-74页 |
3.3.2 玻璃基两级波长解析器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74-75页 |
3.3.3 玻璃基两级波长解析器件的测试与分析 | 第75-77页 |
3.3.4 两级波长解析器件的进一步优化 | 第77-79页 |
3.4. 玻璃基比率制波长解析结构的传感应用 | 第79-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第四章 基于硅基微环谐振腔结构的波长解析器件 | 第92-108页 |
4.1. 微环谐振腔 | 第92-98页 |
4.1.1 微环谐振腔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93-95页 |
4.1.2 微环谐振腔器件的分析方法 | 第95-96页 |
4.1.3 微环谐振腔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96-98页 |
4.2. 硅基双环结构波长解析器件 | 第98-105页 |
4.2.1 器件设计与仿真 | 第98-99页 |
4.2.2 器件的制作与测试 | 第99-103页 |
4.2.3 微环比率制波长解析器件的改进 | 第103-10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5.1. 总结 | 第108-109页 |
5.2.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