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若干二阶非线性光学新晶体材料的探索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概述第16-19页
        1.2.1 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具备的性质与材料性能测试第16-17页
        1.2.2 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设计的理论模型第17-18页
        1.2.3 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结构要求第18-19页
    1.3 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25页
        1.3.1 紫外波段的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第19页
        1.3.2 可见-近红外红外波段的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第19-20页
        1.3.3 中远红外红外波段的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第20-25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内容第25-28页
    1.5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Hg_2BrI_3作为宽波段新型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第37-50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2.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38-39页
        2.2.2 Hg_2BrI_3的合成第39页
        2.2.3 Hg_2BrI_3的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试第39页
        2.2.4 Hg_2BrI_3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第39-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2.3.1 Hg_2BrI_3的合成第40页
        2.3.2 Hg_2BrI_3的单晶结构与分析第40-43页
        2.3.3 Hg_2BrI_3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43-44页
        2.3.4 Hg_2BrI_3的透光范围第44-46页
        2.3.5 Hg_2BrI_3的稳定性第46页
        2.3.6 Hg_2BrI_3晶体的理论计算第46-47页
    2.4 本章总结第47-48页
    2.5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三章 KIO_2F_2作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第50-66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51-52页
        3.2.2 KIO_2F_2的合成第52页
        3.2.3 KIO_2F_2的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试第52页
        3.2.4 KIO_2F_2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第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3.3.1 KIO_2F_2的合成与粉末XRD表征第53页
        3.3.2 KIO_2F_2的单晶结构与分析第53-57页
        3.3.3 KIO_2F_2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57-58页
        3.3.4 KIO_2F_2的透光范围第58-59页
        3.3.5 KIO_2F_2的稳定性第59-60页
        3.3.6 KIO_2F_2晶体的理论计算第60-63页
    3.4 本章总结第63页
    3.5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四章 A_4CdV_5O_(15)Cl(A=K、Rb)的合成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第66-82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68页
        4.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67-68页
        4.2.2 K_4CdV_5O_(15)Cl和Rb_4CdV_5O_(15)Cl的合成第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80页
        4.3.1 A_4CdV_5O_(15)Cl(A=K、Rb)的合成与粉末XRD表征第68-70页
        4.3.2 K_4CdV_5O_(15)Cl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70-73页
        4.3.3 A_4CdV_5O_(15)Cl(A=K、Rb)的透光范围第73-75页
        4.3.4 A_4CdV_5O_(15)Cl(A=K、Rb)的稳定性第75-76页
        4.3.5 A_4CdV_5O_(15)Cl(A=K、Rb)晶体的理论计算第76-80页
    4.4 本章总结第80页
    4.5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五章 Li_2MTeO_6(M=Ti、Sn)作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第82-99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实验部分第83-84页
        5.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83页
        5.2.2 Li_2TiTeO_6和Li_2TiTeO_6的合成第83-84页
        5.2.3 Li_2TiTeO_6和Li_2TiTeO_6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第8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4-96页
        5.3.1 Li_2MTeO_6(M=Ti、Sn)的合成与粉末XRD表征第84-86页
        5.3.2 Li_2MTeO_6(M=Ti、Sn)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86-89页
        5.3.3 Li_2MTeO_6(M=Ti、Sn)的透光范围第89-92页
        5.3.4 Li_2MTeO_6(M=Ti、Sn)的稳定性第92-93页
        5.3.5 Li_2MTeO_6(M=Ti、Sn)晶体的理论计算第93-96页
    5.4 本章总结第96-97页
    5.5 参考文献第97-99页
第六章 AClO_3(A=Rb、Cs)作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第99-116页
    6.1 引言第99-100页
    6.2 实验部分第100-102页
        6.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100-101页
        6.2.2 RbClO_3和CsClO_3的合成第101页
        6.2.3 RbClO_3的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试第101-102页
        6.2.4 RbClO_3和CsClO_3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第10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2-113页
        6.3.1 AClO_3(A=Rb、Cs)的合成与粉末XRD表征第102-104页
        6.3.2 RbClO_3的单晶结构与分析第104-107页
        6.3.3 AClO_3(A=Rb、Cs)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107-108页
        6.3.4 AClO_3(A=Rb、Cs)的透光范围第108-110页
        6.3.5 AClO_3(A=Rb、Cs)的稳定性第110-111页
        6.3.6 AClO_3(A=Rb、Cs)晶体的理论计算第111-113页
    6.4 本章总结第113-114页
    6.5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第七章 A_2Nb_4O_(11)(A=Ag、Na)作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第116-137页
    7.1 引言第116-117页
    7.2 实验部分第117-118页
        7.2.1 测试仪器及原料第117-118页
        7.2.2 Ag_2Nb_4O_(11)和Na_2Nb_4O_(11)的合成第118页
        7.2.3 Ag_2Nb_4O_(11)和Na_2Nb_4O_(11)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第118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18-135页
        7.3.1 Ag_2Nb_4O_(11)和Na_2Nb_4O_(11)的合成与粉末XRD表征第118-121页
        7.3.2 Ag_2Nb_4O_(11)和Na_2Nb_4O_(11)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第121页
        7.3.3 单晶结构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关系第121-127页
        7.3.4 A_2Nb_4O_(11)(A=Ag、Na)的透光范围第127-129页
        7.3.5 A_2Nb_4O_(11)(A=Ag、Na)的稳定性第129-130页
        7.3.6 A_2Nb_4O_(11)(A=Ag、Na)晶体的理论计算第130-134页
        7.3.7 A_2Nb_4O_(11)(A=Ag、Na)晶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第134-135页
    7.4 本章总结第135页
    7.5 参考文献第135-137页
论文总结第137-13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云应用分发技术研究
下一篇: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