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第8-22页 |
1 乡村旅游概述 | 第8-18页 |
1.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1.2 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11-12页 |
1.3 乡村旅游的类型 | 第12-13页 |
1.4 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活动类型的区别 | 第13-14页 |
1.5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特征 | 第14-16页 |
1.6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 第16-17页 |
1.7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第18-22页 |
2.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实证部分 | 第22-49页 |
3 阳朔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 第22-29页 |
3.1 区位条件分析 | 第22页 |
3.2 旅游资源分析 | 第22-23页 |
3.3 客源市场分析 | 第23-25页 |
3.4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第25页 |
3.5 旅游业基础分析 | 第25-27页 |
3.6 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 第27-29页 |
4 阳朔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29-32页 |
4.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2 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30-32页 |
5 阳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 第32-46页 |
5.1 以生态农业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32-33页 |
5.2 以水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33-34页 |
5.3 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34-35页 |
5.4 以村落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35-36页 |
5.5 其他专项旅游产品开发 | 第36-37页 |
5.6 乡村旅馆的开发 | 第37-40页 |
5.7 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 | 第40-42页 |
5.8 阳朔乡村旅游线路的设计 | 第42-46页 |
6 阳朔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 第46-49页 |
6.1 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46页 |
6.2 规范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 第46页 |
6.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 第46-47页 |
6.4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47页 |
6.5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旅游者人身安全 | 第47-48页 |
6.6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 | 第48页 |
6.7 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工作 | 第48-49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49-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