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一、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争议及认定 | 第11-15页 |
(一)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范围争议观点 | 第11-12页 |
(二) 法理分析及认定 | 第12-15页 |
1、 “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人员”多数构成本罪主体 | 第13页 |
2、 国家工作人员不包括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13-14页 |
3、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非本罪主体 | 第14页 |
4、 符合一定条件的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也是本罪主体 | 第14-15页 |
二、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争议及认定 | 第15-23页 |
(一) 本罪的实行行为 | 第15-19页 |
1、 本罪实行行为的观点 | 第15-16页 |
2、 观点评析 | 第16-18页 |
3、 本文认定观点 | 第18-19页 |
(二) 本罪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的计算与认定 | 第19-23页 |
1. “财产”含义与计算 | 第20-21页 |
2、 “支出”含义与计算 | 第21-22页 |
3、 “合法收入”含义与计算 | 第22-23页 |
三、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犯争议及认定 | 第23-27页 |
(一)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存在共犯争议观点 | 第23页 |
(二)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存在共同犯罪 | 第23-27页 |
1、 主体方面分析 | 第24页 |
2、 主观方面分析 | 第24-25页 |
3、 客观方面分析 | 第25-27页 |
(三) 共犯是否必须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生活 | 第27页 |
四、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证明责任争议与认定 | 第27-33页 |
(一) 王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基本案情 | 第28页 |
(二)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证明责任的相关理论争议 | 第28-29页 |
1、 控方承担说 | 第28-29页 |
2、 举证责任倒置说 | 第29页 |
3、 共同承担说 | 第29页 |
4、 举证责任转移说 | 第29页 |
(三) 本罪的证明责任应由司法机关承担 | 第29-33页 |
1、 控方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 第29-30页 |
2、 行为人无承担证明责任的义务 | 第30-31页 |
3、 说明财产来源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表现,并非承担证明责任行为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