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RFID认证协议分析与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RFID系统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RFID安全性和隐私性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第15-16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第17-24页
    2.1 RFID系统介绍第17-19页
        2.1.1 RFID系统组成第17-18页
        2.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频率第18-19页
    2.2 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第19-22页
        2.2.1 RFID系统安全威胁第19-21页
        2.2.2 RFID系统隐私问题第21-22页
    2.3 密码工具第22-23页
        2.3.1 哈希函数第22页
        2.3.2 伪随机函数第22-23页
        2.3.3 椭圆曲线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轻量级RFID协议分析第24-37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RAPLT协议分析第25-30页
        3.2.1 RAPLT协议介绍第25-28页
        3.2.2 RAPLT安全性分析第28-30页
    3.3 LMAP+-协议分析第30-36页
        3.3.1 LMAP+-协议介绍第31-33页
        3.3.2 LMAP+-协议安全性分析第33-35页
        3.3.3 实验仿真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EPC C-1 G-2标准下RFID协议分析与设计第37-48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SRP++协议分析第38-43页
        4.2.1 SRP++协议介绍第39-41页
        4.2.2 SRP++协议安全性分析第41-43页
    4.3 新的协议第43-47页
        4.3.1 协议介绍第43-45页
        4.3.2 协议性能和安全性分析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ECC的RFID协议分析与设计第48-57页
    5.1 引言第48-49页
    5.2 Yi-pin的协议分析第49-52页
        5.2.1 Yi-pin协议介绍第49-51页
        5.2.2 协议安全性分析第51-52页
    5.3 新的协议第52-56页
        5.3.1 协议介绍第52-54页
        5.3.2 协议性能和安全性分析第54-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2-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剃须刀音频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银行银信合作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