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1.2.1 Al-Zn-Mg-Cu 系合金特点 | 第12页 |
1.2.2 Al-Zn-Mg-Cu 系合金的析出序列 | 第12-14页 |
1.2.3 Al-Zn-Mg-Cu 系合金微观组织 | 第14-16页 |
1.3 热处理工艺 | 第16-19页 |
1.3.1 固溶处理 | 第16-17页 |
1.3.2 单级时效 | 第17页 |
1.3.3 双级时效 | 第17页 |
1.3.4 回归再时效(RRA) | 第17-19页 |
1.3.5 非等温时效工艺 | 第19页 |
1.4 Al-Zn-Mg-Cu 系合金的腐蚀 | 第19-25页 |
1.4.1 点蚀 | 第19-21页 |
1.4.2 晶间腐蚀 | 第21-22页 |
1.4.3 剥落腐蚀 | 第22-23页 |
1.4.4 应力腐蚀 | 第23-25页 |
1.5 微观成分及微区电势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1.5.1 微观成分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1.5.2 微区电势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第28-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 热处理过程 | 第29-30页 |
2.2.1 固溶淬火 | 第29-30页 |
2.2.2 时效处理 | 第30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30-34页 |
2.3.1 硬度测试 | 第30-31页 |
2.3.2 电导率测试 | 第31-32页 |
2.3.3 腐蚀行为测试 | 第32-34页 |
2.4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4.1 金相组织 | 第34页 |
2.4.2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 | 第34页 |
2.4.3 透射电镜组织观察 | 第34-35页 |
2.4.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 第35页 |
2.4.5 扫描探针显微观察 | 第35-36页 |
第3章 不同时效状态 7050 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36-5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不同时效态 7050 铝合金的析出行为 | 第36-44页 |
3.2.1 等温时效处理过程合金的析出行为 | 第36-39页 |
3.2.2 非等温时效处理过程合金的析出行为 | 第39-44页 |
3.3 7050 铝合金晶界区域微区组分分析 | 第44-53页 |
3.3.1 HADDF-STEM 观察 | 第44-47页 |
3.3.2 EDS 线扫描分析 | 第47-53页 |
3.4 时效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时效处理对 7050 铝合金表面电势的影响 | 第57-67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7050 铝合金晶界处的表面电势 | 第57-63页 |
4.2.1 等温时效态 7050 铝合金的表面电势 | 第57-60页 |
4.2.2 非等温至不同时效态 7050 铝合金的表面电势 | 第60-62页 |
4.2.3 时效处理对合金表面电势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 微观组织对 7050 铝合金表面电势的影响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时效处理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67-80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不同时效态 7050 铝合金点蚀行为 | 第67-70页 |
5.2.1 不同时效态合金的动态电位极化曲线 | 第67-68页 |
5.2.2 点蚀 | 第68-70页 |
5.3 不同时效态 7050 铝合金晶间腐蚀、剥落腐蚀行为 | 第70-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