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LTE系统指标及关键技术 | 第12-16页 |
1.2.1 多天线技术 | 第13-14页 |
1.2.2 协作传输技术 | 第14-16页 |
1.2.3 功率优化技术 | 第16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协作传输系统中预编码技术 | 第19-29页 |
2.1 空时预编码系统原理 | 第19-21页 |
2.2 基于非码本和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技术 | 第21-22页 |
2.3 基于迫零准则的预编码技术 | 第22-25页 |
2.3.1 迫零信道逆预编码(GZI) | 第23页 |
2.3.2 块对角化预编码(BD) | 第23-25页 |
2.4 基于MMSE准则的预编码技术 | 第25-28页 |
2.4.1 最小均方误差信道逆预编码(GMI) | 第25-27页 |
2.4.2 规范块对角化预编码(RBD)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COMP多用户预编码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29-41页 |
3.1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9页 |
3.2 注水功率分配算法 | 第29-32页 |
3.2.1 信息理论中经典的注水定理 | 第30-31页 |
3.2.2 多载波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 | 第31-32页 |
3.2.3 多天线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 | 第32页 |
3.3 所提预编码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32-38页 |
3.3.1 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3.3.2 问题描述 | 第34-35页 |
3.3.3 所提算法 | 第35-38页 |
3.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8页 |
3.5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多用户下行通信系统基于信息和能量协同传输的功率优化 | 第41-61页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4.2 已经开展的信息和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的研究 | 第43-46页 |
4.3 多用户系统能量收集约束下的功率优化方案 | 第46-53页 |
4.3.1 系统模型 | 第46-49页 |
4.3.2 问题描述 | 第49-51页 |
4.3.3 所提算法 | 第51-53页 |
4.4 多用户系统QoS保障下Max-Min功率优化方案 | 第53-56页 |
4.4.1 问题描述 | 第53-54页 |
4.4.2 所提算法 | 第54-56页 |
4.5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5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5.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1:论文中出现的符号说明 | 第69-71页 |
附录2:缩略语表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