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1.1 体育中考改革历程回顾 | 第7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调查研究 | 第12-1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2.1 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2.2.2 文献资料法 | 第13页 |
2.2.3 访谈法 | 第13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13-14页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14-29页 |
3.1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3.1.1 尝试探索阶段的(1979年—1995年) | 第14页 |
3.1.2 改革发展阶段的(1996年—2007年) | 第14-15页 |
3.1.3 成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 第15页 |
3.2 福建省(2008年—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依据和变化情况的原因分析 | 第15-22页 |
3.2.1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依据 | 第15-16页 |
3.2.2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情况 | 第16-20页 |
3.2.3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3.3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评分标准和等级设置的依据 | 第22-24页 |
3.3.1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评分标准的依据 | 第22页 |
3.3.2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计分方式 | 第22-24页 |
3.4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 第24-26页 |
3.4.1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3.4.2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 第25页 |
3.4.3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3.5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5.1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 第26-27页 |
3.5.2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考试计分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问题 | 第27页 |
3.5.3 升学体育考试忽视动作技术评定的问题 | 第27页 |
3.5.4 体育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产物的问题 | 第27-28页 |
3.5.5 体育考试不公平的问题 | 第28页 |
3.6 针对福建省毕业升学考试问题应采取应的措施 | 第28-29页 |
3.6.1 完善项目设置,删除无考核意义的考试项目 | 第28-29页 |
3.6.2 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提高体育成绩的比重 | 第29页 |
3.6.3 将体育考试的技术评定分引入体育考试中 | 第29页 |
3.6.4 增加过程性评价,考前三个月公布考试项目,尝试开展考试项目现场公布 | 第29页 |
3.6.5 修订教育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考场监督机制,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 第2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 | 第29-32页 |
4.1 结论 | 第29-30页 |
4.1.1 2008年起福建省已经全面恢复初中升学体育考试 | 第29页 |
4.1.2 福建省升学体育考试多地采用等级制,仅厦门地区采用分数制 | 第29页 |
4.1.3 福建省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有助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健康 | 第29-30页 |
4.1.4 福建省升学体育考试政策实施存在问题,急需改革 | 第30页 |
4.2 对策 | 第30-32页 |
4.2.1 研究考试项目,制定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相关度高的考试项目 | 第30页 |
4.2.2 完善考试的计分方式,将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的成绩纳入中考总分 | 第30页 |
4.2.3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30-31页 |
4.2.4 完善考场制度 | 第31页 |
4.2.5 学校继续贯彻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和阳光长跑活动,并切实开展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件 | 第34-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