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一维纳米材料的锂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1-15页
        1.1.1 锂离子电池的起源与发展第11-12页
        1.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第12-14页
        1.1.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4-15页
    1.2 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15-17页
        1.2.1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5-16页
        1.2.2 纳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优越性第16-17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17-22页
        1.3.1 碳材料第18-19页
        1.3.2 锡基材料第19-20页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第20-21页
        1.3.4 多元化合物第21-22页
    1.4 目前锂离子电池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第22-25页
        1.4.1 锂离子电池所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解决方法第22-24页
        1.4.2 本文工作的研究思想第24-25页
    1.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第26-31页
    2.1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介绍第26页
    2.2 材料的表征第26-29页
        2.2.1 X射线衍射第26-27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28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8-29页
    2.3 电池的测试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SnO_2/FeWO_4纳米棒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实验试剂第32页
        3.2.2 FeWO_4纳米材料的合成第32页
        3.2.3 SnO_2/FeWO_4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合成第32-33页
        3.2.4 样品的特征第33页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3-42页
        3.3.1 XRD表征第33-34页
        3.3.2 形貌分析第34-37页
        3.3.3 FeWO_4和SnO_2/FeWO_4纳米棒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第37-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SnO_2/ZnWO_4纳米棒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4.2.1 实验试剂第44页
        4.2.2 ZnWO_4纳米棒的合成第44页
        4.2.3 SnO_2/ZnWO_4复合纳米棒的合成第44-45页
        4.2.4 样品的特征第45页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5-55页
        4.3.1 XRD表征第45-46页
        4.3.2 形貌分析第46-49页
        4.3.3 ZnWO_4纳米棒和SnO_2/ZnWO_4纳米棒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第49-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La_2O_3纳米棒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第57-66页
    5.1 引言第57-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5.2.1 实验试剂第58页
        5.2.2 La(OH)_3纳米棒的合成第58页
        5.2.3 La_2O_3纳米棒的合成第58页
        5.2.4 样品的特征第58-59页
        5.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9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5.3.1 XRD表征第59-60页
        5.3.2 形貌分析第60-62页
        5.3.3 La_2O_3纳米棒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总结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灾火焰识别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无线光宽带接入网中节能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