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 形式说 | 第12页 |
二、 折中说 | 第12-13页 |
三、 形式优先说 | 第13页 |
第三节 立法及司法现状 | 第13-18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司法现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基本路径的探索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形式认定路径的批判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形式优先路径的评判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内外有别路径的评判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实质认定路径之我见 | 第23页 |
第三章 股东资格认定法则之逻辑 | 第23-48页 |
第一节 股东资格认定中基本概念的厘清 | 第23-32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 | 第23-27页 |
二、 股权 | 第27-29页 |
三、 股东资格与股东权利 | 第29-32页 |
第二节 股东的主体资格 | 第32-35页 |
一、 对《合同法》第 52 条之理解 | 第33-34页 |
二、 公务员及军人持股的区分对待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基于法律行为取得股东资格 | 第35-47页 |
一、 申请取得股东资格之法律行为 | 第36-38页 |
二、 股东资格取得之必要条件——股东团体接纳 | 第38-43页 |
三、 “出资”之于股东资格的意义 | 第43-47页 |
第四节 其他股东资格取得方式——通过继承和离婚析产取得股东资格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