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地源热泵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地源热泵的发展过程及研究 | 第14-19页 |
| ·地源热泵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 ·地源热泵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 ·埋管换热器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热物性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地源热泵实验研究发展现状 | 第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 ·本课题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2页 |
| ·本课题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本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2页 |
| 第2章 中埋地源热泵换热器传热模型 | 第22-32页 |
| ·传热模型的提出 | 第22-23页 |
| ·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 | 第23-26页 |
| ·拉普拉斯变换 | 第23-24页 |
| ·贝塞尔函数定义及其性质 | 第24-26页 |
| ·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的简化方式 | 第26-27页 |
| ·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的简化 | 第27-28页 |
| ·导热方程各个参数的无量纲化 | 第28-29页 |
| ·导热方程拉普拉斯变化及方程求解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3章 中埋地源热泵系统监测平台与数据处理软件开发 | 第32-47页 |
| ·试验监测平台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 第32-34页 |
| ·空调末端的组成 | 第33页 |
|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组成 | 第33-34页 |
| ·地源热泵机组 | 第34页 |
| ·数据监控仪器 | 第34-36页 |
| ·温度测量 | 第34-35页 |
| ·压力测量 | 第35页 |
| ·流量测量 | 第35页 |
| ·电耗测量 | 第35页 |
| · PLC 控制器 | 第35-36页 |
| ·数据采集和处理 | 第36-38页 |
| ·计算机硬件监控系统 | 第36-37页 |
| ·计算机监控软件系统 | 第37-38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45页 |
| ·岩土热物理性测试软件开发 | 第38-44页 |
| ·空调制热能效比 | 第44页 |
| ·空调制冷能效比 | 第44-45页 |
| ·土壤热平衡测试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中埋地源热泵长期运行特性研究 | 第47-67页 |
|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 ·空调系统负荷分析 | 第48-50页 |
| ·地区气候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 ·建筑物动态逐时负荷模拟与计算 | 第49-50页 |
| ·实测期间室外气象条件 | 第50-52页 |
| ·研究方法 | 第52页 |
| ·实验内容及方案 | 第52-5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 ·本文模型的解析解 | 第54-55页 |
| ·流速对埋管换热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管径对埋管换热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埋深对埋管换热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热物性对埋管换热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土壤冷热堆积 | 第60-61页 |
| ·地源热泵技术经济分析 | 第61-65页 |
| ·节能效益分析 | 第61-62页 |
| ·静态投资回收周期分析 | 第62页 |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62-63页 |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63页 |
| ·示范项目推广前景分析 | 第63-64页 |
| ·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