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单级双吸离心泵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单级双吸离心泵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单级双吸离心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设计 | 第17-33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水力设计 | 第17-24页 |
2.2.1 叶轮的水力设计 | 第17-21页 |
2.2.2 压水室的水力设计 | 第21-23页 |
2.2.3 吸水室的水力设计 | 第23-24页 |
2.3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强度计算 | 第24-27页 |
2.3.1 键的强度计算 | 第24-25页 |
2.3.2 叶片的厚度计算 | 第25页 |
2.3.3 泵体的强度计算 | 第25-26页 |
2.3.4 轴承寿命计算 | 第26-27页 |
2.4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结构设计 | 第27-33页 |
2.4.1 单级双吸离心泵结构特点 | 第28-29页 |
2.4.2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创新结构设计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三维数值计算及性能预测 | 第33-46页 |
3.1 单级双吸离心泵的三维造型 | 第33-36页 |
3.1.1 叶轮的三维造型 | 第33-34页 |
3.1.2 压水室的三维造型 | 第34-35页 |
3.1.3 吸水室的三维造型 | 第35页 |
3.1.4 水力模型装配 | 第35-36页 |
3.2 CFX中的湍流模型 | 第36-40页 |
3.2.1 湍流的控制方程 | 第36-37页 |
3.2.2 湍流模型 | 第37-38页 |
3.2.3 离散方法 | 第38页 |
3.2.4 数值算法 | 第38-40页 |
3.3 网格生成技术 | 第40-41页 |
3.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1-42页 |
3.5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性能预测 | 第42-46页 |
第四章 半螺旋形吸水室隔舌安放角对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6-52页 |
4.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4.2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 第47页 |
4.3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47-52页 |
4.3.1 模型泵性能预测 | 第47-49页 |
4.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外特性试验 | 第52-57页 |
5.2 ES300-435 型级单双吸离心泵外特性试验 | 第52-56页 |
5.3 ES300-435 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外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第六章 ES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与KSB单级双吸离心泵性能对比分析 | 第57-60页 |
6.1 ES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性能试验 | 第57-59页 |
6.2 本课题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0-6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