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网络集体行动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网络集体行动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PX”事件研究 | 第14-16页 |
1.2.4 网络集体行动研究评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主旨与意义 | 第19-20页 |
1.3.1 研究主旨 | 第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网络集体行动理论综述 | 第22-29页 |
2.1 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4页 |
2.2 网络集体行动的内涵与特征 | 第24-25页 |
2.3 理论背景 | 第25-29页 |
2.3.1 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 | 第25-26页 |
2.3.2 集体行动理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网络集体行动的结构背景 | 第29-35页 |
3.1 地理环境与环境评价 | 第29-30页 |
3.2 社会环境与环境事件 | 第30-32页 |
3.3 网络集体行动的政治环境 | 第32-33页 |
3.4 网络集体行动的媒介环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网络集体行动的框架构建 | 第35-41页 |
4.1 网络集体行动的主体 | 第35-38页 |
4.1.1 直接利益相关者 | 第35-36页 |
4.1.2 间接利益相关者 | 第36-37页 |
4.1.3 非利益相关者 | 第37-38页 |
4.2 网络集体行动的对象 | 第38-40页 |
4.2.1 具象的对象 | 第38-39页 |
4.2.2 抽象的对象 | 第39-40页 |
4.3 网络集体行动的资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网络集体行动的行动剧目 | 第41-66页 |
5.1 媒介脚本与变迁 | 第41-46页 |
5.1.1 PX系列事件媒介脚本 | 第41-43页 |
5.1.2 PX系列事件媒介脚本变迁 | 第43-46页 |
5.2 网络集体线上行动剧目 | 第46-61页 |
5.2.1 网络情景构建 | 第48-55页 |
5.2.1.1 网络求证 | 第48-50页 |
5.2.1.2 集体行动的“PX”科普 | 第50-51页 |
5.2.1.3 悲情与戏谑 | 第51-55页 |
5.2.2 网络对抗 | 第55-58页 |
5.2.2.1 反驳政府公告 | 第56-57页 |
5.2.2.2 删帖告知 | 第57页 |
5.2.2.3 PX行动告知 | 第57-58页 |
5.2.2.4 在线签名投票 | 第58页 |
5.2.3 网络狂欢 | 第58-61页 |
5.2.3.1 网络谣言 | 第59-60页 |
5.2.3.2 人肉搜索 | 第60页 |
5.2.3.3 政府妥协 | 第60-61页 |
5.3 网络集体线下行动剧目 | 第61-66页 |
5.3.1 依法行动 | 第62-63页 |
5.3.2 依气行动 | 第63-66页 |
第六章 “PX”事件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题互构 | 第66-74页 |
6.1 传统媒体间的框架争夺 | 第66-70页 |
6.1.1 本地媒体报道缺位 | 第66-67页 |
6.1.2 异地媒体、中央媒体争夺报道框架 | 第67-70页 |
6.2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资源争夺 | 第70-74页 |
6.2.1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批判 | 第70-72页 |
6.2.2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资源争夺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网络集体行动的可能与可为 | 第74-80页 |
7.1 网络集体行动产生的可能 | 第74-77页 |
7.1.1 主体利益冲突的结构性背景 | 第74-75页 |
7.1.2 网络集体认同的建构促成行动的爆发 | 第75-77页 |
7.2 网络集体行动的可为 | 第77-80页 |
7.2.1 网络集体行动主体何以可为 | 第77-78页 |
7.2.2 网络集体行动客体何以可为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