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视野中的唐代两浙士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三、研究对象界定、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 第12-16页 |
第一章 两浙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唐以前两浙地区的社会历史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入唐后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唐代两浙的文化发展状况 | 第22-25页 |
第二章 两浙士人的科举仕途 | 第25-37页 |
第一节 进士的几类典型 | 第25-30页 |
(一)诗礼世家出身 | 第26-27页 |
(二)贵人赏识提携 | 第27-29页 |
(三)曲折艰辛之路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明经及诸科的境遇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幕僚士人的状况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两浙士人的经济状况 | 第37-55页 |
第一节 科举求学的花销名目 | 第37-41页 |
(一)束脩之礼 | 第37-38页 |
(二)文具之费 | 第38-39页 |
(三)结交之需 | 第39-40页 |
(四)第后之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士人的生活依靠 | 第41-53页 |
(一)归田务农 | 第42-45页 |
(二)经商为业 | 第45-47页 |
(三)教授生徒 | 第47-48页 |
(四)游丐四方 | 第48-50页 |
(五)宗亲接济 | 第50-51页 |
(六)食宿寺院 | 第51-52页 |
(七)政府照顾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两浙士人的婚恋生活 | 第55-68页 |
第一节 崇尚门第的观念 | 第55-57页 |
第二节 企慕貌美的佳人 | 第57-61页 |
第三节 士人婚姻的禁忌 | 第61-64页 |
(一)出身悬殊难成婚姻 | 第61-63页 |
(二)同姓联姻血亲禁忌 | 第63-64页 |
第四节 婚姻之外的男女私情 | 第64-6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两浙士人的文化活动 | 第68-85页 |
第一节 诗歌联唱——士人的交游创作 | 第68-72页 |
第二节 崇佛慕道——士人的宗教追求 | 第72-76页 |
(一)僧人习文与士人向佛 | 第72-75页 |
(二)潜心修道与神通法术 | 第75-76页 |
第三节 奇能巧技——士人的特长才艺 | 第76-81页 |
(一)音律与器乐 | 第76-77页 |
(二)书法与绘画 | 第77-79页 |
(三)占卜与医术 | 第79-81页 |
第四节 士风嬗变与社会转型 | 第81-83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