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环境中的复合污染 | 第12-15页 |
1.2.1 复合污染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复合污染的分类 | 第13-14页 |
1.2.3 复合污染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 沉积物的吸附特点 | 第15-20页 |
1.3.1 沉积物的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1.3.2 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4 沉积物吸附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南四湖沉积物污染现状 | 第20-22页 |
1.4.1 南四湖沉积物的组成与特性 | 第20-21页 |
1.4.2 南四湖沉积物的污染现状 | 第21-22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6 课题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2章 样品的采集与特征分析 | 第25-40页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1.2 试剂材料 | 第25页 |
2.2 点位的选取及样品的采集 | 第25-28页 |
2.2.1 南四湖概况 | 第25-26页 |
2.2.2 南四湖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 第26-28页 |
2.3 样品的测定 | 第28-32页 |
2.3.1 样品基本理化性质及属性表征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2 样品中镉和菲的测定 | 第29-32页 |
2.4 样品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2-39页 |
2.4.1 样品的理化性质结果及分析 | 第32-33页 |
2.4.2 样品属性表征结果及分析 | 第33-38页 |
2.4.3 样品中镉和菲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菲存在下南四湖沉积物对镉的吸附 | 第40-51页 |
3.1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3.1.1 配制储备用液 | 第40页 |
3.1.2 吸附动力学试验 | 第40-41页 |
3.1.3 解吸试验 | 第41页 |
3.1.4 吸附等温线试验 | 第41页 |
3.1.5 相关因素影响试验 | 第41-42页 |
3.1.6 测量方法 | 第42页 |
3.2 试验分析 | 第42-49页 |
3.2.1 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2.2 解吸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2.3 吸附等温线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3.2.4 相关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镉存在下南四湖沉积物对菲的吸附 | 第51-61页 |
4.1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4.1.1 配制储备用液 | 第51页 |
4.1.2 吸附动力学试验 | 第51页 |
4.1.3 解吸实验 | 第51页 |
4.1.4 吸附等温试验 | 第51-52页 |
4.1.5 相关因素影响试验 | 第52页 |
4.1.6 测量方法 | 第52-53页 |
4.2 试验分析 | 第53-60页 |
4.2.1 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2.2 解吸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2.3 吸附等温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2.4 相关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