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1.1 聚合物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10-19页 |
1.1.1 基于分子形状识别的自组装 | 第11-13页 |
1.1.2 基于化学反应的自组装 | 第13-15页 |
1.1.3 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自组装 | 第15-19页 |
1.2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的自组装 | 第19-26页 |
1.2.1 光响应型聚合物的自组装 | 第20-24页 |
1.2.2 肟基光致异构及其氢键模式转换 | 第24-26页 |
1.3 嵌段共聚物的表面自组装 | 第26-31页 |
1.3.1 溶剂因素对于表面组装的影响 | 第26-28页 |
1.3.2 基底表面性质对于组装的影响 | 第28-29页 |
1.3.3 共混聚合物的纳米图案化 | 第29-31页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4.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31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肟基衍生PHMPEA和PHMPEA-b-PnBA的合成 | 第33-50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2.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34-35页 |
2.2.2 24甲酰基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FPEA)单体的合成 | 第35-36页 |
2.2.3 FPEA均聚物及其大分子链转移剂的合成 | 第36页 |
2.2.4 PFPEA大分子连转移剂的扩链反应 | 第36-37页 |
2.2.5 肟基衍生物PHMPEA,PHMPEA-b-PnBA的合成 | 第37-38页 |
2.2.6 主要测试方法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2.3.1 FPEA单体的纯化与表征 | 第38-40页 |
2.3.2 FPEA单体的可见光活化室温RAFT聚合反应 | 第40-42页 |
2.3.3 PFPEA-b-PnB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5页 |
2.3.4 肟基衍生物PHMPEA和PHMPEA-b-PnBA的表征 | 第45-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PHMPEA和PHMPEA-b-PnBA的光控氢键转换 | 第50-65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3.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51页 |
3.2.2 肟基衍生物PHMPEA的光致异构反应 | 第51-52页 |
3.2.3 肟基衍生物PHMPEA-b-PnBA的光致异构反应 | 第52页 |
3.2.4 肟基衍生聚合物异构后产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2页 |
3.2.5 红外、紫外吸收波谱法和DSC对样品的表征 | 第52-53页 |
3.2.6 DLS跟踪光致异构过程中组装行为 | 第53页 |
3.2.7 主要测试方法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3.3.1 PHMPEA光致异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4-58页 |
3.3.2 PHMPEA-b-PnBA光致异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8-59页 |
3.3.3 PHMPEA-b-PnBA的光致异构诱导的自组装研究 | 第59-62页 |
3.3.4 肟基光控氢键作用的研究 | 第62-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PHMPEA-b-PnBA胶束的表面重组行为 | 第65-77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4.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66页 |
4.2.2 透射电镜 (TEM)样品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3 硅片的表面处理处理 | 第67页 |
4.2.4 原子力显微镜(AFM)样品的制备 | 第67-68页 |
4.2.5 主要测试方法 | 第6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8-75页 |
4.3.1 PHMPEA-b-PnBA溶液中的胶束形貌表征 | 第68-70页 |
4.3.2 肟基衍生聚合物相转变行为的研究 | 第70-72页 |
4.3.3 肟基衍生聚合物在不同表面的重组行为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