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作为犯罪之先行行为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不作为犯先行行为概述 | 第9-13页 |
第一节 先行行为简述 | 第9-11页 |
一、先行行为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先行行为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先行行为的研究价值 | 第11-13页 |
一、先行行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先行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先行行为成为作为义务的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先行行为作为义务来源的争议 | 第13-16页 |
一、理论争议 | 第13-14页 |
二、先行行为作为义务来源的理论分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先行行为与其他作为义务来源的关系 | 第16-18页 |
一、先行行为与法律的明文规定 | 第16-17页 |
二、先行行为与职务或业务的要求 | 第17页 |
三、先行行为与法律行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先行行为产生作为义务的条件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危险状态由行为人本人造成 | 第18-19页 |
一、行为人本人的行为 | 第18页 |
二、危险状态的存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因果关系与救助可能性 | 第19-23页 |
一、因果关系的直接性 | 第19-20页 |
二、行为人具备救助可能性 | 第20-23页 |
第四章 先行行为的范围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先行行为是否限于违法行为 | 第23-25页 |
一、观点之争 | 第23页 |
二、先行行为包括合法行为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先行行为是否包括犯罪行为 | 第25-27页 |
一、观点之争 | 第25页 |
二、先行行为包括犯罪行为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先行行为是否限于作为 | 第27-28页 |
一、学说之争 | 第27-28页 |
二、先行行为只能是作为 | 第28页 |
第四节 先行行为是否限于有责行为 | 第28-31页 |
一、理论争议 | 第28-29页 |
二、先行行为包括无责行为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