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特点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对象 | 第9-15页 |
| ·研究对象的区域限定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的时间区间 | 第10-12页 |
| ·中西合璧的风格界定 | 第12-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8页 |
| ·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章注释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近代岭南的社会环境对造园的影响 | 第24-41页 |
| ·鸦片战争前岭南的对外贸易对造园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近代岭南社会的政治局势对造园的影响 | 第25-29页 |
| ·宗教传播对近代岭南的影响 | 第29-32页 |
| ·近代岭南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扬弃对造园的影响 | 第32-35页 |
| ·近代岭南文化对造园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本章注释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类型 | 第41-82页 |
| ·广州十三行的商馆园林 | 第41-44页 |
| ·广州十三行的形成 | 第41-42页 |
| ·商馆园林 | 第42-44页 |
| ·沙面租界园林 | 第44-52页 |
| ·沙面租界的形成及环境 | 第45-47页 |
| ·沙面租界造园 | 第47-52页 |
| ·近代岭南城市公园 | 第52-59页 |
| ·近代城市公园的由来和演变 | 第52-54页 |
| ·城市公园造园分析 | 第54-59页 |
| ·近代岭南中山公园 | 第59-64页 |
| ·中山公园的由来 | 第59-60页 |
| ·岭南中山公园 | 第60-64页 |
| ·近代岭南校园设计 | 第64-69页 |
| ·近代岭南学校的兴建 | 第64-65页 |
| ·近代岭南学校园林 | 第65-69页 |
| ·近代岭南的住宅园林 | 第69-76页 |
| ·近代岭南的住宅园林 | 第69-73页 |
| ·近代岭南的居住区规划 | 第73-76页 |
| ·街头及公建绿地 | 第76-79页 |
| 小结 | 第79页 |
| 本章注释 | 第79-82页 |
| 第四章 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特点 | 第82-113页 |
| ·园林布局特点 | 第82-92页 |
| ·宅园布局特点 | 第82-88页 |
| ·公共空间园林的布局特点 | 第88-92页 |
| ·园林水体的特点 | 第92-96页 |
| ·园林建筑的特点 | 第96-104页 |
| ·建筑形式 | 第96-98页 |
| ·建筑材料 | 第98-104页 |
| ·园林小品的特点 | 第104-108页 |
| ·花架 | 第104-106页 |
| ·瓶饰栏杆 | 第106-108页 |
| ·花基 | 第108页 |
| ·园林植物 | 第108-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1页 |
| 本章注释 | 第111-113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113-121页 |
| 本章注释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附件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