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第14-15页 |
1.4.2 多样化的实证分析模型 | 第15页 |
1.5 结构安排 | 第15页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8页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6.2 本文的不足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定义 | 第18页 |
2.2 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以产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4 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21-22页 |
2.3 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内涵的定义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1页 |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4-25页 |
3.1.1 全面性原则 | 第24页 |
3.1.2 科学规范原则 | 第24页 |
3.1.3 可比性原则 | 第24-25页 |
3.1.4 动态可变原则 | 第25页 |
3.1.5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25页 |
3.2 本文财政性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与自我构建 | 第25-29页 |
3.2.1 对部分学者构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述评 | 第25-27页 |
3.2.2 本文构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29页 |
3.3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内容 | 第29-31页 |
3.3.1 政府教育支出的财力类的投入指标定义 | 第29页 |
3.3.2 政府各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过程类的投入指标定义 | 第29页 |
3.3.3 中小学教育阶段政府教育支出的产出类指标定义 | 第29页 |
3.3.4 高等教育阶段政府教育支出的产出类指标定义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配置类规模的绩效分析 | 第31-43页 |
4.1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规模的研究路径 | 第31页 |
4.2 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类规模的绩效分析 | 第31-36页 |
4.2.1 财政性教育支出总类规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1页 |
4.2.2 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类规模配置绩效分析 | 第31-36页 |
4.3 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类规模的绩效分析 | 第36-42页 |
4.3.1 财政性教育支出总类规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6-37页 |
4.3.2 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类各层级学校支出规模的配置绩效分析 | 第37-41页 |
4.3.3 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类生均支出额的配置绩效分析 | 第41-42页 |
4.4 本节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类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43-48页 |
5.1 实证模型简介与回归模型建立 | 第43页 |
5.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43-44页 |
5.3 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5.4 分布滞后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5.5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6-47页 |
5.6 分布滞后回归模型修正 | 第47页 |
5.7 本节结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类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8-61页 |
6.1 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成果绩效研究思路 | 第48页 |
6.2 江苏省教育支出结果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绩效评价 | 第48-55页 |
6.2.1 指标与数据的选择 | 第48-49页 |
6.2.2 中小学教育阶段支出的升入学率方面的绩效实证与评价 | 第49-52页 |
6.2.3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支出在仪器配置方面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第52-55页 |
6.2.4 本节结论 | 第55页 |
6.3 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第55-58页 |
6.3.1 指标与数据的选择 | 第55-56页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一 | 第56-57页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二 | 第57-58页 |
6.3.4 本节结论 | 第58页 |
6.4 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与GDP之间互相影响的DEA实证分析 | 第58-61页 |
6.4.1 指标的选取 | 第58-59页 |
6.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6.4.3 本节因果分析与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7.1 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的结论分析 | 第61-62页 |
7.1.1 本文的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总体结论概述 | 第61-62页 |
7.1.2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学者研究结论之间的比较分析 | 第62页 |
7.2 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类规模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62-64页 |
7.2.1 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职责,恰当调整政府支出范围和结构 | 第62-63页 |
7.2.2 完善财政预决算制度,防止财政性教育资金沉淀 | 第63页 |
7.2.3 合理合法地拓展财政性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 第63-64页 |
7.2.4 加强对财政性教育资金收支的审计 | 第64页 |
7.3 提高财政性教育资金结构类规模的支出效率 | 第64-66页 |
7.3.1 设计科学合理的财政性教育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65页 |
7.3.2 加强对财政性教育资金的转移支付的力度和广度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