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股东信用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信用出资之无形财产理论的重新审视第9-18页
    一、信用的法律内涵第9-11页
        (一)信用的人格属性第9-10页
        (二)信用的财产属性第10-11页
        (三)信用是一种无形财产第11页
    二、信用出资的特性及存在问题第11-15页
        (一)信用出资的特性第11-13页
        (二) 信用出资的问题分析第13-15页
    三、信用出资的理论支撑第15-18页
        (一)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第15-16页
        (二)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博弈理论第16-18页
第二章 信用出资立法结构及现状探究第18-25页
    一、域外信用出资法律结构辨析第18-19页
        (一)欧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第18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第18-19页
    二、域内信用出资立法现状及实践第19-25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19-20页
        (二)我国内地信用出资的立法现状第20-21页
        (三) 国内信用出资的相关实践第21-25页
第三章 信用出资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5-31页
    一、信用出资的现实必要性第25-26页
        (一)公司经营需要信用出资第25页
        (二)完善我国公司出资形式第25-26页
        (三)发展市场经济与构建信用社会的内在要求第26页
    二、信用出资的可行性第26-31页
        (一)确定性第27-28页
        (二)价值现存性第28页
        (三)评价可能性第28-29页
        (四)可转让性第29-31页
第四章 信用出资法律制度构建第31-41页
    一、信用出资主体和公司类型化第31-34页
        (一)信用出资主体选择性基准第31-32页
        (二)信用出资之公司类型化第32-34页
    二、信用出资评估模式的选择第34-36页
        (一)董事会商业判断模式第34-35页
        (二)发起人协商模式第35页
        (三)专家或专业机构强制评估模式第35-36页
    三、信用出资的交付程序第36-37页
        (一) 股东大会决议第36页
        (二)签订出资协议第36-37页
        (三) 移交信用的相关证明第37页
    四、信用出资公示方式第37-38页
    五、信用出资责任承担制度第38-41页
        (一)信用出资股东责任第38-39页
        (二)信用出资股东以外的发起人责任第39页
        (三)评估主体责任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D打印技术所涉及的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Pd掺杂的镍钴尖晶石催化剂用于H2-SCR脱硝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