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7页 |
2 税制结构、税收负担的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2.1 最优税制理论 | 第17页 |
2.2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内涵概念 | 第17-18页 |
2.2.1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2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划分 | 第18页 |
2.3 税收效应、税负转嫁与企业税负 | 第18-24页 |
2.3.1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结构效应 | 第18-22页 |
2.3.2 税收转嫁理论 | 第22-24页 |
2.4 企业税收负担分析 | 第24-29页 |
2.4.1 企业税收负担 | 第24页 |
2.4.2 只征收直接税时企业税负的情景分析 | 第24-25页 |
2.4.3 只征收间接税时企业税负的情景分析 | 第25页 |
2.4.4 同时征收直接税、间接税时企业税负的情景分析 | 第25-27页 |
2.4.5 小结 | 第27-29页 |
3 我国企业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的定量分析 | 第29-37页 |
3.1 我国直接税、间接税结构的现状 | 第29-30页 |
3.2 我国企业税负结构 | 第30-31页 |
3.3 我国企业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的定量分析 | 第31-37页 |
3.2.2 现行税率水平下工业企业直接税税负和间接税税负的均衡分析 | 第31-33页 |
3.2.3 不同行业企业税负分析 | 第33-37页 |
4 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演变的国际经验 | 第37-55页 |
4.1 美国经验 | 第37-39页 |
4.1.1 美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变迁历史 | 第37-38页 |
4.1.2 美国直接税、间接税税负结构 | 第38-39页 |
4.2 法国经验 | 第39-41页 |
4.2.1 法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变迁历史 | 第39-40页 |
4.2.2 法国直接税、间接税税负结构 | 第40-41页 |
4.3 金砖国家经验 | 第41-48页 |
4.3.1 印度 | 第41-43页 |
4.3.2 巴西 | 第43-44页 |
4.3.3 俄罗斯 | 第44-46页 |
4.3.4 南非 | 第46-48页 |
4.4 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 | 第48-51页 |
4.4.1 从历史角度看,直接税占比呈现螺旋式变化过程 | 第48页 |
4.4.2 从内部结构来看,所得税和社保税主导了税制结构的变迁 | 第48页 |
4.4.3 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4.5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1-55页 |
4.5.1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实有必要 | 第51-52页 |
4.5.2 我国已具备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的现实条件 | 第52-55页 |
5 优化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的建议 | 第55-59页 |
5.1 提高直接税所占比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 | 第55-56页 |
5.2 优化间接税设计,实质性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 第56-57页 |
5.3 合理搭配直接税与间接税税种 | 第57-58页 |
5.4 加强对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