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1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概述第9-11页
    1.1 融资性担保与融资性担保业第9-10页
    1.2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概述第10页
    1.3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类型第10-11页
    1.4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规范第11页
2 域外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比较与借鉴第11-14页
    2.1 美国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第11-12页
    2.2 德国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第12页
    2.3 日本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第12-13页
    2.4 韩国融资性担保体制法律制度第13页
    2.5 域外融资性担保业监管体制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13-14页
3 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和监管体制第14-18页
    3.1 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监管体制沿革第14-15页
    3.2 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第15-16页
        3.2.1 机构实力不断增强第15-16页
        3.2.2 银担合作持续发展第16页
        3.2.3 服务作用日益显现第16页
        3.2.4 法制建设步伐加快第16页
    3.3 我国融资性担保监管体系第16-18页
        3.3.1 融资性担保监管组织体系第16-17页
        3.3.2 融资性担保行自律监管体系第17-18页
4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法律制度建设与分析第18-20页
    4.1 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立法现状与分析第18-19页
    4.2 现有行政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执行状况第19页
    4.3 融资担保监管体制建设和行业自律状况第19-20页
5 我国融资担保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第20-25页
    5.1 现行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制度的立法层级及其完善第20页
    5.2 现行融资性担保监管体制相关法律规范问题与完善第20-22页
    5.3 融资性担保监管部门问题与完善第22-23页
    5.4 现行融资性担保自律体系的完善第23页
    5.5 融资性担保监管外部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第23-24页
    5.6 融资性担保机构名称规范问题与完善第24-25页
结语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0页
致谢第30-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沥青路面疲劳开裂行为的数值研究
下一篇:硒蛋白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血清学特点和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