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大断面球墨铸铁 | 第12-19页 |
1.1.1 球墨铸铁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4页 |
1.1.2 大断面球墨铸铁的特征 | 第14-18页 |
1.1.3 球墨铸铁的模数 | 第18-19页 |
1.2 大断面球墨铸铁的制备工艺 | 第19-26页 |
1.2.1 主要化学成分 | 第19-20页 |
1.2.2 球化工艺 | 第20-23页 |
1.2.3 孕育工艺 | 第23-26页 |
1.2.4 微量元素 | 第26页 |
1.3 大断面球墨铸铁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3.1 常存元素的调整 | 第26-27页 |
1.3.2 微合金化 | 第27-28页 |
1.3.3 改善熔炼及浇注工艺 | 第28页 |
1.3.4 铁水预处理 | 第28-2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40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33-35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2.3.1 实验制备方法 | 第35页 |
2.3.2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5-40页 |
第三章 风电用厚断面铁素体基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特征 | 第40-54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40页 |
3.2 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组织特征 | 第40-43页 |
3.3 铸件中心面上的性能分布特征 | 第43-47页 |
3.3.1 拉伸性能分布特征 | 第43-46页 |
3.3.2 低温冲击韧性的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47-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二次孕育和球化工艺对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4-73页 |
4.1 不同孕育工艺对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第54-60页 |
4.1.1 实验方案 | 第54-55页 |
4.1.2 二次孕育时采用不同孕育剂孕育后铁液形核能力的衰退特征 | 第55-56页 |
4.1.3 二次孕育时采用不同孕育剂对实验铸件组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4 分析与讨论 | 第57-60页 |
4.2 不同球化工艺对大断西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0-71页 |
4.2.1 实验方案 | 第60-61页 |
4.2.2 不同稀土配比的球化剂球化处理对实验铸件组织的影响 | 第61-64页 |
4.2.3 不同稀士配比的球化剂球化处理对实验铸件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4.2.4 分析与讨论 | 第69-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预处理工艺和微量元素Sb对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73-93页 |
5.1 预处理工艺对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73-80页 |
5.1.1 实验方案 | 第73-74页 |
5.1.2 炉料熔炼前添加预处理剂对实验铸件组织的影响 | 第74-76页 |
5.1.3 炉料熔炼前添加预处理剂对实验铸件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5.1.4 分析与讨论 | 第78-80页 |
5.2 不同Sb含量的微合金化对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80-91页 |
5.2.1 实验方案 | 第80页 |
5.2.2 微量Sb元素对实验铸件组织的影响 | 第80-86页 |
5.2.3 微量Sb元素对实验铸件性能的影响 | 第86-89页 |
5.2.4 分析与讨论 | 第89-9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