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 1.1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 1.2 相关概念诠释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7页 |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2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特色 | 第17-19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3 研究特色 | 第18-19页 |
| 1.5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 1.6 研究工作进展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前工业时代“自下而上”的影响因素 | 第22-70页 |
| 2.1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综述 | 第22-28页 |
| 2.1.1 研究前提 | 第22-25页 |
| 2.1.2 影响因素整体分析 | 第25-28页 |
| 2.2 “自下而上”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8-62页 |
| 2.2.1 基本条件 | 第28-34页 |
| 2.2.2 人的行为方式 | 第34-49页 |
| 2.2.3 经济 | 第49-55页 |
| 2.2.4 风土文化 | 第55-62页 |
| 2.3 “自下而上”的影响因素对城市的作用 | 第62-68页 |
| 2.3.1 影响因素特征总结 | 第62-64页 |
| 2.3.2 影响因素在时间轴上对城市的作用 | 第64-6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聚落形态特征及对城市设计的启示 | 第70-89页 |
| 3.1 “自下而上”的聚落形态特征与发展特性 | 第70-74页 |
| 3.2 “自下而上”在当前存在的困境 | 第74-85页 |
| 3.2.1 蚬岗村居住区研究 | 第75-80页 |
| 3.2.2 蚬岗村空置区研究 | 第80-85页 |
| 3.3 “自下而上”对城市设计的启示 | 第85-88页 |
| 3.3.1 设计原则 | 第85-86页 |
| 3.3.2 设计过程 | 第86-8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四章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方法应用研究——以木渎藏书为例 | 第89-115页 |
| 4.1 城镇背景 | 第89-90页 |
| 4.2 城镇形态 | 第90-101页 |
| 4.2.1 历史演进 | 第90-96页 |
| 4.2.2 主要影响因素 | 第96-100页 |
| 4.2.3 现状空间格局 | 第100-101页 |
| 4.3 城市设计方案 | 第101-113页 |
| 4.3.1 城市设计——类型学策略 | 第101-110页 |
| 4.3.2 建筑设计思想 | 第110-113页 |
| 4.4 “自下而上”在该项目中的体现 | 第113-11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115-117页 |
| 1、主要结论 | 第115-116页 |
| 2、展望 | 第116-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 附录 | 第121-125页 |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