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女性诗人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4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唐代女性生存的时代背景第14-27页
    第一节 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第14-21页
        一、原因第14-17页
        二、表现第17-21页
    第二节 男权专制的社会现状并未根本改变第21-27页
        一、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第22-24页
        二、女性男权意识的内化第24-27页
第二章 唐代女性诗人创作群像钩沉第27-42页
    第一节 宫廷女子第27-31页
        一、后妃第27-29页
        二、女官第29-30页
        三、宫女第30-31页
    第二节 仕人妻第31-33页
    第三节 民间思妇第33-36页
        一、征人妇第33-34页
        二、商人妇第34-36页
    第四节 女冠第36-39页
    第五节 女妓第39-42页
第三章 唐代女性诗人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分析第42-61页
    第一节 诗歌主题第42-52页
        一、应制游宴诗第42-43页
        二、闺怨爱情诗第43-45页
        三、交游赠答诗第45-47页
        四、写景咏物诗第47-49页
        五、边塞诗第49-50页
        六、咏史诗第50-51页
        七、民俗诗第51-52页
    第二节 唐代女性诗人诗歌艺术风采第52-61页
        一、情感的特点与表达第52-54页
        二、意象选择第54-58页
        三、诗歌中的对话心态第58-61页
第四章 唐代女性诗人的贡献第61-67页
    第一节 全面展示了真实的女性世界第61-62页
    第二节 对唐代整个文坛的推动作用第62-64页
        一、对尚诗风气的推动第62-63页
        二、对律体诗的形成的作用第63-64页
    第三节 对女性诗人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发展第64-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非宾格动词的题元结构及其句法表现
下一篇:基于BODIPY染料的甲醛荧光探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