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1-13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3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1、国外针对议事规则的研究 | 第13-15页 |
| 2、国内针对议事规则的研究 | 第15-18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8-19页 |
| 2、比较研究法 | 第19页 |
| (五)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二、我国人大议事规则 | 第20-30页 |
| (一) 议事规则的含义、特征及意义 | 第20-23页 |
| 1、议事规则的含义 | 第20-21页 |
| 2、议事规则的特征 | 第21-22页 |
| 3、议事规则的意义 | 第22-23页 |
| (二) 议事规则的地位、作用 | 第23-26页 |
| 1、议事规则的地位 | 第23-24页 |
| 2、议事规则的作用 | 第24-26页 |
| (三) 我国的人大议事规则 | 第26-30页 |
|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情况 | 第26-28页 |
| 2、我国人大议事规则比较分析框架 | 第28-30页 |
| 三、我国人大议事规则的纵向发展 | 第30-36页 |
| (一) 议案的提出与审议 | 第30-32页 |
| 1、调整议案提出主体和形式 | 第30-31页 |
| 2、完善未按要求提出议案的处理方法 | 第31页 |
| 3、重视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 第31-32页 |
| (二) 质询与调查 | 第32-33页 |
| 1、细化质询的范围和答复方式 | 第32-33页 |
| 2、明确调查委员会构成 | 第33页 |
| (三) 发言与表决 | 第33-36页 |
| 1、细化各类发言的次数和时间 | 第33-34页 |
| 2、细化表决方式规定 | 第34-36页 |
| 四、我国省级人大议事规则的横向比较 | 第36-49页 |
| (一) 议案的提出与审议方面的比较 | 第36-42页 |
| 1、议案的提出主体比较 | 第36-37页 |
| 2、提案成为议案的程序比较 | 第37-38页 |
| 3、对议案要求的比较 | 第38-39页 |
| 4、议案审议的共性与个性化规定比较 | 第39-42页 |
| (二) 质询与调查 | 第42-45页 |
| 1、质询相关程序和规定的比较 | 第42-44页 |
| 2、调查相关程序和规定的比较 | 第44-45页 |
| (三) 发言与表决 | 第45-49页 |
| 1、在大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程序比较 | 第45-46页 |
| 2、在主席团会议上的发言程序比较 | 第46-47页 |
| 3、在代表团或代表小组会议上的发言程序比较 | 第47页 |
| 4、表决的方式与通过条件 | 第47-49页 |
| 五、我国人大议事规则比较的思考 | 第49-55页 |
| (一) 当前我国人大议事规则存在的不足 | 第49-51页 |
| 1、议事惯例亟待制度化 | 第49页 |
| 2、议事规则各部分关系有待理顺 | 第49-50页 |
| 3、相关职权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 第50页 |
| 4、缺乏专职的议事规则控制组织 | 第50-51页 |
| (二) 我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完善 | 第51-55页 |
| 1、理顺议事规则与法律、议事惯例的关系 | 第51-52页 |
| 2、将相关条款集中布局 | 第52页 |
| 3、明确人大相关组织职权 | 第52-53页 |
| 4、设立专职规则委员会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