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五、研究特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全面依法治国及对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第17-26页 |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及内涵 | 第17-20页 |
(一)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背景 | 第17-19页 |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 | 第19-20页 |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 第20页 |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及其教育的涵义和特点 | 第20-23页 |
(一)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涵义和特点 | 第21-22页 |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涵义 | 第22页 |
(三)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特点 | 第22-23页 |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对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新要求 | 第23-26页 |
(一)提高中学生对法律社会作用的全面认识 | 第24页 |
(二)增强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 第24-25页 |
(三)培养中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观念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与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一、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与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存在的差距 | 第26-29页 |
(一)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所处地位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不匹配 | 第26-27页 |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还未延伸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 | 第27-28页 |
(三)中学生法律意识整体水平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有较大差距 | 第28-29页 |
二、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存在差距的原因 | 第29-32页 |
(一)中学德育观和法律意识教育目标滞后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内容设置欠科学 | 第30页 |
(三)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单一、方法陈旧 | 第30-31页 |
(四)缺少社会良好法治氛围的支持和教育合力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以全面依法治国为背景改进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32-45页 |
一、立足全面依法治国要求确立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科学理念 | 第32-33页 |
(一)树立法律意识教育是中学生成长基础的教育理念 | 第32页 |
(二)倡导寓法律意识教育于中学生生活的教育理念 | 第32-33页 |
(三)强化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综合渗透和社会配合的理念 | 第33页 |
二、回应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完善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教学内容 | 第33-37页 |
(一)建立科学的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课程体系 | 第33-34页 |
(二)增强依法治国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统一观念的教育 | 第34-35页 |
(三)注重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法律法规的教育 | 第35-36页 |
(四)突出中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及相关法规教育 | 第36-37页 |
三、改进和探索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 | 第37-41页 |
(一)改进法律知识讲授方法 | 第37-38页 |
(二)优化案例引导与讨论方式 | 第38-39页 |
(三)创设和表演生活与法律情景剧 | 第39-41页 |
四、利用多方力量形成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整体合力 | 第41-45页 |
(一)营造开展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41-42页 |
(二)调动家庭积极的法律意识培养力量 | 第42-43页 |
(三)将依法治国的积极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力量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