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脑卒中的研究 | 第12-16页 |
1.2.2 脑卒中心理干预研究 | 第16-21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2.1.1 入组标准 | 第21页 |
2.1.2 入组情况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2.1 文献分析法 | 第22页 |
2.2.2 量表测量法 | 第22页 |
2.2.3 个案咨询法 | 第22页 |
2.2.4 统计法 | 第22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22-28页 |
2.3.1 抑郁自评量表(SDS) | 第22-23页 |
2.3.2 焦虑自评量表(SAS) | 第23页 |
2.3.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第23-25页 |
2.3.4 音乐处方-综合心理干预措施 | 第25-28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过程 | 第29-33页 |
3.1 实验实施方法和步骤 | 第29页 |
3.1.1 心理评估前测量过程 | 第29页 |
3.1.2 综合心理干预过程 | 第29页 |
3.2 实验组实验过程 | 第29-33页 |
3.2.1 综合心理干预过程详解 | 第29-32页 |
3.2.2 实验操作流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3-39页 |
4.1 基本资料 | 第33-39页 |
4.1.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33-34页 |
4.1.2 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情况 | 第34-35页 |
4.1.3 焦虑自评量表(SAS)统计情况 | 第35-36页 |
4.1.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情况 | 第36-3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9-43页 |
5.1 心理干预影响的目标情绪的讨论 | 第39页 |
5.2 综合心理干预影响机制的探讨 | 第39-41页 |
5.3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的影响 | 第41页 |
5.4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 第41页 |
5.5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7页 |
6.1 结论 | 第43-44页 |
6.1.1 实验组的康复治疗(不良情绪)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 第43页 |
6.1.2 心理干预方案的优化 | 第43-44页 |
6.2 建议 | 第44-47页 |
6.2.1 心理评估方式的改进 | 第44页 |
6.2.2 开发合适脑卒中的心理干预方案 | 第44-45页 |
6.2.3 增强心理干预的可操作性 | 第45-46页 |
6.2.4 创新点 | 第46页 |
6.2.5 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