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混沌的来源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混沌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 | 第18-42页 |
2.1 混沌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 混沌动力系统的特点 | 第19-25页 |
2.2.1 初始条件敏感性 | 第19-20页 |
2.2.2 拓扑传递性 | 第20页 |
2.2.3 稠密的周期轨道 | 第20-21页 |
2.2.4 奇怪吸引子 | 第21-23页 |
2.2.5 混沌的遍历性与阵发性 | 第23-24页 |
2.2.6 周期三蕴含混沌 | 第24-25页 |
2.3 混沌与随机的区分 | 第25页 |
2.4 混沌分析方法 | 第25-40页 |
2.4.1 Lyapunov指数法 | 第25-28页 |
2.4.2 分形 | 第28-32页 |
2.4.3 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 | 第32-33页 |
2.4.4 庞加莱(Poincare)截面法 | 第33-36页 |
2.4.5 柯尔莫哥洛夫熵 | 第36-38页 |
2.4.6 时域图及相轨迹图法 | 第38-40页 |
2.5 混沌理论的应用 | 第40-42页 |
3 大挠度下圆柱壳混沌运动分析 | 第42-56页 |
3.1 圆柱壳的Donnell方程 | 第42-47页 |
3.2 混沌条件的判定 | 第47-49页 |
3.3 数值分析 | 第49-55页 |
3.3.1 位移波形图、速度位移波形图 | 第49-51页 |
3.3.2 相平面图 | 第51页 |
3.3.3 功率谱图 | 第51-52页 |
3.3.4 系统随εg_0值变化的分岔图 | 第52-53页 |
3.3.5 系统的Lyapunov指数图 | 第53页 |
3.3.6 Poincare映射图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非线性因素对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影响 | 第56-84页 |
4.1 各向同性缺陷圆柱壳在大挠度下的混沌运动 | 第56-63页 |
4.1.1 控制方程 | 第57-58页 |
4.1.2 有缺陷与无缺陷圆柱壳的对比 | 第58-63页 |
4.1.3 分析初始缺陷对于大挠度各向同性圆柱壳的影响 | 第63页 |
4.2 材料和几何形状对正交各向异性大挠度圆柱壳的混沌运动的影响 | 第63-77页 |
4.2.1 材料特性和几何参数对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固有频率的显著影响 | 第63-69页 |
4.2.2 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混沌运动 | 第69-75页 |
4.2.3 与各向同性材料对比分析 | 第75-77页 |
4.3 有初始缺陷的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混沌运动 | 第77-83页 |
4.3.1 正交各向异性缺陷圆柱壳非线性控制方程 | 第77-79页 |
4.3.2 对比分析 | 第79-82页 |
4.3.3 分析物理、几何均为非线性对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影响 | 第82-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控制 | 第84-104页 |
5.1 非反馈方法控制混沌 | 第84-87页 |
5.1.1 用周期信号的频率控制非自治系统中的混沌 | 第84-86页 |
5.1.2 用非周期力控制非自治系统中的混沌 | 第86-87页 |
5.1.3 分析非反馈方法控制 | 第87页 |
5.2 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OGY控制 | 第87-102页 |
5.2.1 OGY控制的思路 | 第88-93页 |
5.2.2 Henon映射的OGY控制 | 第93-97页 |
5.2.3 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OGY控制 | 第97-102页 |
5.2.4 分析大挠度圆柱壳混沌运动的OGY控制方法 | 第102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102-10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