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有机硅树脂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1.2.1 有机硅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第18-21页 |
1.2.2 有机硅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3 有机硅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3 碳纤维本体结构及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1 碳纤维本体结构及表面改性技术概况 | 第24-25页 |
1.3.2 液相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25页 |
1.3.3 等离子体、射线以及激光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25-26页 |
1.3.4 界面相引入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26-28页 |
1.4 三种增强界面相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1.4.1 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能与应用现状 | 第28-29页 |
1.4.2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性能与应用现状 | 第29-30页 |
1.4.3 多壁碳纳米管的性能与应用现状 | 第30-3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5-48页 |
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设备 | 第35-37页 |
2.1.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5-36页 |
2.1.2 实验主要设备 | 第36-37页 |
2.2 CF/S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1 碳纤维表面氧化处理工艺 | 第37页 |
2.2.2 碳纤维表面胺基化处理工艺 | 第37-38页 |
2.2.3 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SiO_2工艺 | 第38页 |
2.3 CF-POSS杂化纤维的制备 | 第38-39页 |
2.3.1 碳纤维表面氧化及羟基功能化处理工艺 | 第38页 |
2.3.2 碳纤维表面化学接枝TDI工艺 | 第38-39页 |
2.3.3 碳纤维表面化学接枝POSS工艺 | 第39页 |
2.4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制备 | 第39-40页 |
2.4.1 CNTs酰氯化处理工艺 | 第39页 |
2.4.2 碳纤维表面接枝APS工艺 | 第39页 |
2.4.3 碳纤维表面接枝CNTs工艺 | 第39-40页 |
2.5 碳纤维表面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40-45页 |
2.5.1 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 第40-41页 |
2.5.2 碳纤维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及基团表征 | 第41页 |
2.5.3 碳纤维表面浸润性及表面能表征 | 第41-43页 |
2.5.4 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表征 | 第43-45页 |
2.6 CF/MPSR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45-48页 |
2.6.1 CF/MPSR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2.6.2 CF/MPSR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 | 第45-46页 |
2.6.3 CF/MPSR复合材料冲击性能表征 | 第46页 |
2.6.4 CF/MPSR复合材料耐热性能表征 | 第46-47页 |
2.6.5 CF/MPSR复合材料破坏断口形貌表征 | 第47-48页 |
第3章 CF/S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及其MPS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48-71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CF/SiO_2杂化纤维制备工艺表征分析 | 第49-56页 |
3.2.1 CF/SiO_2杂化纤维制备工艺确定 | 第50-55页 |
3.2.2 CF/SiO_2杂化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3.3 CF/SiO_2杂化纤维表面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第56-57页 |
3.4 CF/SiO_2杂化纤维单丝拉伸强度表征分析 | 第57-59页 |
3.5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表征分析 | 第59-64页 |
3.5.1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3.5.2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冲击性能表征 | 第61-62页 |
3.5.3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耐热性能表征 | 第62-64页 |
3.6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制表征分析 | 第64-69页 |
3.6.1 CF/SiO_2杂化纤维表面粗糙度 | 第65-66页 |
3.6.2 CF/SiO_2杂化纤维表面能及浸润性 | 第66-67页 |
3.6.3 CF/SiO_2杂化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 第67-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CF-POSS杂化纤维的制备及其MPS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71-94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CF-POSS杂化纤维制备工艺表征分析 | 第72-78页 |
4.2.1 CF-POSS杂化纤维制备工艺确定 | 第72-76页 |
4.2.2 CF-POSS杂化纤维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76-78页 |
4.3 CF-POSS杂化纤维表面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第78-79页 |
4.4 CF-POSS杂化纤维单丝拉伸强度表征分析 | 第79-80页 |
4.5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表征分析 | 第80-87页 |
4.5.1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分析 | 第80-83页 |
4.5.2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冲击性能表征分析 | 第83-85页 |
4.5.3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耐热性能表征分析 | 第85-87页 |
4.6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制表征分析 | 第87-92页 |
4.6.1 CF-POSS杂化纤维表面粗糙度 | 第88页 |
4.6.2 CF-POSS杂化纤维表面能及浸润性 | 第88-90页 |
4.6.3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化学反应 | 第90-91页 |
4.6.4 CF-POSS杂化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 第91-9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5章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制备及其MPSR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94-127页 |
5.1 引言 | 第94-96页 |
5.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处理工艺及表征 | 第96-104页 |
5.2.1 碳纳米管的氧化处理工艺及表征 | 第96-101页 |
5.2.2 碳纳米管的酰氯化处理工艺及表征 | 第101-104页 |
5.3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制备工艺表征分析 | 第104-111页 |
5.3.1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制备工艺确定 | 第104-106页 |
5.3.2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06-108页 |
5.3.3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108-111页 |
5.4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第111-112页 |
5.5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单丝拉伸强度表征分析 | 第112-113页 |
5.6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表征分析 | 第113-119页 |
5.6.1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 | 第113-115页 |
5.6.2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冲击性能表征 | 第115-117页 |
5.6.3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耐热性能表征 | 第117-119页 |
5.7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制分析 | 第119-124页 |
5.7.1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表面粗糙度 | 第120页 |
5.7.2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表面能及浸润性 | 第120-122页 |
5.7.3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化学反应 | 第122-123页 |
5.7.4 CF-APS-CNT二元接枝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 第123-124页 |
5.8 三种界面相的增强效果比较分析 | 第124-125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结论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个人简历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