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家族府邸、花园、园寝建筑特色及成因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11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11页 |
1.2.2 具体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3.1 基本目标 | 第11页 |
1.3.2 最终目标 | 第11-12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5-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2章 醇亲王家族概述 | 第18-36页 |
2.1 醇亲王家族沿革 | 第18-20页 |
2.1.1 爵位与继承 | 第18页 |
2.1.2 旗籍与地位 | 第18页 |
2.1.3 人丁与末世 | 第18-20页 |
2.2 醇亲王家族重要成员 | 第20-34页 |
2.2.1 第一代醇亲王 | 第20-24页 |
2.2.2 光绪帝 | 第24-25页 |
2.2.3 第二代醇亲王 | 第25-28页 |
2.2.4 宣统帝 | 第28-29页 |
2.2.5 其他成员 | 第29-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醇亲王家族府邸、花园、园寝建筑特色 | 第36-102页 |
3.1 醇亲王家族建筑概述 | 第36-38页 |
3.2 醇亲王府 | 第38-69页 |
3.2.1 醇亲王南府 | 第38-53页 |
3.2.2 醇亲王北府 | 第53-69页 |
3.3 王府花园 | 第69-82页 |
3.3.1 历史与现状 | 第69页 |
3.3.2 花园及特色 | 第69-82页 |
3.4 退潜别墅 | 第82-91页 |
3.4.1 历史与现状 | 第82-84页 |
3.4.2 建筑及特色 | 第84-91页 |
3.5 醇亲王园寝 | 第91-100页 |
3.5.1 历史与现状 | 第91-92页 |
3.5.2 园寝 | 第92-97页 |
3.5.3 特色 | 第97-10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4章 醇亲王家族建筑特色成因 | 第102-114页 |
4.1 因素分析 | 第102页 |
4.2 建筑因素 | 第102-108页 |
4.2.1 清代规定形制与设计理念 | 第102-105页 |
4.2.2 场地环境影响 | 第105-106页 |
4.2.3 建筑发展及材料技术 | 第106-108页 |
4.3 其他因素 | 第108-113页 |
4.3.1 家族成员因素 | 第108-109页 |
4.3.2 时代背景因素 | 第109-11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5章 实践工程项目 | 第114-124页 |
5.1 项目概况及总平面 | 第114-116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114页 |
5.1.2 总平面 | 第114-116页 |
5.2 建筑设计 | 第116-124页 |
5.2.1 设计理念 | 第116-117页 |
5.2.2 各部分图纸 | 第117-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