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村落景观格局分析与可视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景观格局研究 | 第10-11页 |
1.2.2 景观可视化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5-19页 |
2.1 研究样区 | 第15页 |
2.2 实验数据 | 第15-16页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3.2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景观格局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 第19-27页 |
3.1 理想生态系统模式 | 第19-21页 |
3.2 三维景观指数 | 第21-22页 |
3.3 景观可视化 | 第22-26页 |
3.3.1 景观意象提取 | 第22-23页 |
3.3.2 基础数据处理 | 第23页 |
3.3.3 基于规则的三维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3.3.4 规则示例 | 第24-26页 |
3.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徽派村落景观格局分析 | 第27-43页 |
4.1 向心型徽派村落景观格局分析 | 第27-34页 |
4.1.1 呈坎村景观格局分析 | 第28-32页 |
4.1.2 宏村景观格局分析 | 第32-34页 |
4.2 条带型徽派村落景观格局分析 | 第34-39页 |
4.2.1 西递村景观格局分析 | 第35-37页 |
4.2.2 昌溪村景观格局分析 | 第37-39页 |
4.3 大别山区村落景观格局分析 | 第39-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徽派村落景观可视化与分析 | 第43-56页 |
5.1 徽派村落景观意象提取 | 第43-45页 |
5.1.1 山水意象 | 第43-44页 |
5.1.2 道路意象 | 第44页 |
5.1.3 建筑意象 | 第44-45页 |
5.2 徽派村落模型构建 | 第45-51页 |
5.2.1 景观规则编写 | 第46-47页 |
5.2.2 徽派村落三维建模 | 第47-49页 |
5.2.3 随机徽派村落三维建模 | 第49-51页 |
5.3 徽派村落景观可视化分析 | 第51-55页 |
5.3.1 属性查询 | 第51-52页 |
5.3.2 空间量测 | 第52-53页 |
5.3.3 地形分析 | 第53-54页 |
5.3.4 可视性分析 | 第54-55页 |
5.3.5 虚拟漫游 | 第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论文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6页 |
6.2 论文特色 | 第56-57页 |
6.3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