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吴怀祺与中国史学思想史学科的建设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0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8页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中国史学评议传统第20-39页
    第一节 古代史学的评议传统第20-31页
        一、古代史学评议的产生与形成第20-26页
        二、古代史学评议的发展与总结第26-31页
    第二节 近代史学思想史研究的建构第31-39页
        一、西学影响下的传统史学新认识第31-35页
        二、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第35-39页
第二章 吴怀祺的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历程第39-62页
    第一节 白寿彝的引领示范作用第39-42页
        一、对古代史家史学思想的研究第40-41页
        二、建设史学史学科体系的构想第41-42页
    第二节 吴怀祺对郑樵及宋代史学思想的研究第42-50页
        一、对郑樵的研究第42-46页
        二、对宋代史学思想的研究第46-50页
    第三节 吴怀祺的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研究第50-62页
        一、一部总论性著作第51-55页
        二、一套系统的专著第55-58页
        三、由于博返约的新创获第58-62页
第三章 吴怀棋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成就第62-84页
    第一节 建构完整的中国史学思想史学科第62-68页
        一、指出史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第62-64页
        二、界定史学思想的研究内容第64-65页
        三、探索史学思想的研究方法第65-67页
        四、自身研究历程体现学科形成思路第67-68页
    第二节 开展有民族特点的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第68-77页
        一、发掘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第68-73页
        二、思考民族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第73-77页
    第三节 思想、理论、文化视角总结史学遗产之比较第77-84页
        一、相同之处第78-81页
        二、不同之处第81-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仓库的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个性化新闻事件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