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2.3 制度因素与OFDI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2-24页 |
第2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现状 | 第24-32页 |
2.1 投资规模 | 第24-26页 |
2.2 地区分布 | 第26-29页 |
2.2.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分布状况 | 第26-27页 |
2.2.2 不同地理位置下的分布状况 | 第27-29页 |
2.3 行业分布 | 第29-30页 |
2.4 投资模式 | 第30-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制度距离对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 | 第32-41页 |
3.1 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影响机制 | 第32-35页 |
3.1.1 政府效率 | 第32-34页 |
3.1.2 法制程度 | 第34-35页 |
3.1.3 监管质量 | 第35页 |
3.2 规范性制度距离的影响机制 | 第35-39页 |
3.2.1 腐败程度 | 第36-37页 |
3.2.2 民主权利 | 第37页 |
3.2.3 政治稳定性 | 第37-39页 |
3.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制度距离影响O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41-51页 |
4.1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1-45页 |
4.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4页 |
4.1.2 计量模型设定 | 第44-45页 |
4.1.3 模型检验 | 第45页 |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5-50页 |
4.2.1 初步回归结果 | 第46-47页 |
4.2.2 对制度距离方向性的检验 | 第47-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 | 第51-56页 |
5.1 区位选择思路 | 第51页 |
5.2 管制性制度层面 | 第51-54页 |
5.2.1 优化投资制度环境 | 第51-52页 |
5.2.2 强化公共投资服务职能 | 第52-53页 |
5.2.3 建立制度风险防范机制 | 第53-54页 |
5.2.4 调整和优化投资布局 | 第54页 |
5.3 规范性制度层面 | 第54-56页 |
5.3.1 推进本土化运营战略 | 第54-55页 |
5.3.2 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1、结论 | 第56-57页 |
2、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