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社区矫正概述 | 第13-17页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3-14页 |
1. 社区 | 第13-14页 |
2. 矫正 | 第14页 |
3. 社区矫正 | 第14页 |
(二) 社区矫正的性质 | 第14-15页 |
(三) 社区矫正的特征 | 第15-17页 |
1. 惩罚性 | 第15-16页 |
2. 非监禁性 | 第16页 |
3. 社区的参与性 | 第16页 |
4. 惩罚的缓和性 | 第16页 |
5. 对象的特定性 | 第16-17页 |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恢复性司法 | 第17页 |
(二) 新的刑罚观 | 第17-18页 |
(三) 行刑效益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刑事政策学理论 | 第19页 |
(五) 民主的理念 | 第19-20页 |
三、社区矫正的本土化试点 | 第20-25页 |
(一) 北京市探索 | 第21-22页 |
(二) 上海市的探索 | 第22-24页 |
(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探索 | 第24-25页 |
四、社区矫正存在的不足与完善 | 第25-34页 |
(一) 社区矫正的不足 | 第25-29页 |
1. 社区自身发展无法应对社区矫正的需要 | 第25-26页 |
2. 社区矫正立法不完善 | 第26-27页 |
3. 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 第27-28页 |
4. 社区矫正所涉及的基本理念缺失 | 第28-29页 |
5. 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方式不够顺畅 | 第29页 |
(二) 社区矫正的完善方法 | 第29-34页 |
1. 社区矫正立法的完善 | 第29-30页 |
2. 加强宣传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 | 第30-31页 |
3. 扩大矫正工作者队伍并提高矫正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 第31-32页 |
4. 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制度创新 | 第32-33页 |
5.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社区矫正经费来源 | 第33-34页 |
五、结束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