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粉碎法制备亚微米高氯酸铵及其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在超细AP制备方面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1.2.1 超细AP制备方法研究 | 第12-16页 |
| 1.2.1.1 化学法制备超细AP | 第12-13页 |
| 1.2.1.2 重结晶法法制备超细AP | 第13-15页 |
| 1.2.1.3 机械粉碎法制备超细AP | 第15-16页 |
| 1.2.1.4 各种细化AP方法对比 | 第16页 |
| 1.3 搅拌球磨机的结构及其粉碎机理 | 第16-20页 |
| 1.3.1 搅拌球磨机的结构 | 第16-17页 |
| 1.3.2 球磨粉碎理论 | 第17-20页 |
| 1.3.2.1 颗粒断裂理论 | 第17-18页 |
| 1.3.2.2 粉碎能耗学理论 | 第18-20页 |
| 1.3.2.3 磨球的运动行为 | 第20页 |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2 亚微米AP的制备 | 第22-39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 2.2.2 分散介质对AP溶解度的测定 | 第23-25页 |
| 2.2.3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 2.3.1 研磨分散介质的影响 | 第27页 |
| 2.3.2 研磨转速的影响 | 第27-28页 |
| 2.3.3 研磨时间的影响 | 第28-30页 |
| 2.3.4 浆料浓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2.3.5 球料比的影响 | 第31-32页 |
| 2.3.6 干燥条件的影响 | 第32-34页 |
| 2.4 形貌分析 | 第34-37页 |
| 2.4.1 SEM分析 | 第34-36页 |
| 2.4.2 TEM分析 | 第36-3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3 亚微米AP的性能研究 | 第39-57页 |
| 3.0 引言 | 第39页 |
| 3.1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3.1.1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5页 |
| 3.2.1 红外光谱表征 | 第41-42页 |
| 3.2.2 X光电子能谱(XPS) | 第42-43页 |
| 3.2.3 X射线衍射(XRD) | 第43-45页 |
| 3.2.4 热分解特性 | 第45-52页 |
| 3.2.5 撞击感度 | 第52-54页 |
| 3.2.6 摩擦感度 | 第54-5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4 铝粉和催化剂对超细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第57-63页 |
| 4.1 铝粉对超细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 4.1.1 引言 | 第57页 |
| 4.1.2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 4.1.3 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 4.2 催化剂对超细AP的催化性能 | 第59-62页 |
| 4.2.1 引言 | 第59-60页 |
| 4.2.2 实验部分 | 第60页 |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5.1 全文结论 | 第63-64页 |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