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 第10-15页 |
1.1.1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及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 第11页 |
1.1.3 藻毒素问题概述 | 第11-15页 |
1.2 藻毒素BMAA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BMAA的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1.2.2 BMAA的生物毒性 | 第16-17页 |
1.2.3 BMAA在水环境中的分布 | 第17-18页 |
1.3 藻毒素的处理技术 | 第18-23页 |
1.3.1 物理方法 | 第19-20页 |
1.3.2 化学方法 | 第20-23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2.1 实验材料、设备及溶液配置 | 第26-28页 |
2.1.1 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7-28页 |
2.2 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2.2.1 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测定 | 第28-29页 |
2.2.2 臭氧浓度测定 | 第29页 |
2.2.3 BMAA浓度的测定 | 第29-31页 |
2.2.4 总有机碳TOC的检测 | 第31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31-33页 |
2.3.1 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氧化实验 | 第31页 |
2.3.2 臭氧氧化实验 | 第31页 |
2.3.3 氧化过程中氧化产物的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第3章 次氯酸钠对BMAA氧化效能及动力学分析 | 第33-45页 |
3.1 次氯酸钠初始浓度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 pH值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 温度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 实际水体为背景中次氯酸钠对BMAA的氧化效果 | 第42页 |
3.5 次氯酸钠氧化BMAA过程中TOC变化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臭氧对BMAA氧化效能分析 | 第45-55页 |
4.1 BMAA初始浓度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 臭氧初始浓度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47页 |
4.3 pH值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温度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叔丁醇对氧化效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6 实际水体为背景中臭氧对BMAA的氧化效果 | 第51-52页 |
4.7 臭氧氧化BMAA过程中TOC变化 | 第52-53页 |
4.8 臭氧与次氯酸钠氧化BMAA效果对比 | 第5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不同氧化剂氧化产物识别及氧化路径分析 | 第55-66页 |
5.1 次氯酸钠氧化BMAA氧化产物识别及路径分析 | 第55-61页 |
5.1.1 次氯酸钠氧化BMAA氧化产物识别 | 第55-60页 |
5.1.2 次氯酸钠氧化BMAA氧化路径分析 | 第60-61页 |
5.2 臭氧氧化BMAA氧化产物识别及路径分析 | 第61-65页 |
5.2.1 臭氧氧化BMAA氧化产物识别 | 第61-64页 |
5.2.2 臭氧氧化BMAA氧化路径分析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