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一、审前羁押制度 | 第9-10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限制 | 第11-17页 |
一、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法律限制 | 第11-12页 |
二、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理论限制 | 第12-17页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现状及其成因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现状 | 第17-21页 |
一、羁押率较高 | 第17页 |
二、羁押期限长 | 第17-19页 |
三、羁押地点存在问题 | 第19页 |
四、羁押审查机关不中立 | 第19-20页 |
五、本地和外地未成年人适用羁押的区别对待 | 第20-21页 |
六、羁押替代性措施缺乏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现状的成因 | 第21-24页 |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逮捕措施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 | 第22-23页 |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制度不完善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未成年人羁押制度 | 第24-26页 |
一、拘捕和羁押相分离 | 第24页 |
二、羁押期限的控制 | 第24-25页 |
三、羁押地点的中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 第26-31页 |
一、建立独立的审查机构 | 第26-28页 |
二、设立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门程序 | 第28-29页 |
三、确立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的风险评估制度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羁押替代措施的多元化 | 第31-32页 |
一、取保候审制度 | 第31页 |
二、观护制度 | 第31-32页 |
三、定期报到制度 | 第32页 |
第四节 建立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32-38页 |
一、羁押中的人权保障制度 | 第33-34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 | 第34-35页 |
三、羁押适用错误的救济机制 | 第35-36页 |
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