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饶河源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4页
第2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第14-22页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第14页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15页
       ·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第15-16页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和影响因素分析第16-22页
     ·水资源系统分析第16-18页
       ·水资源的自然系统第16-17页
       ·水资源的人工系统第17页
       ·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7-18页
     ·社会系统分析第18页
       ·社会系统与水资源的关系第18页
       ·社会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8页
     ·经济系统分析第18-20页
       ·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第19页
       ·经济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20页
     ·生态环境系统分析第20-22页
       ·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关系第20-21页
       ·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1-22页
第3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2-27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第22-23页
     ·指导思想第22页
     ·设计原则第22-23页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第23-24页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4-27页
     ·水资源承载力基础指标分析设计第24-25页
     ·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指标体系设计第25-27页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第25页
       ·社会人口子系统指标第25页
       ·社会经济子系统指标第25-26页
       ·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标第26-27页
第4章 饶河源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分析第27-32页
   ·水资源承载力基础指标计算方法分析第27-28页
   ·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指标分析第28-32页
     ·层次分析法第28-29页
     ·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指标体系计算第29-32页
第5章 饶河源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第32-46页
   ·饶河源自然概况第32-33页
     ·地理位置第32页
     ·气候条件第32-33页
     ·地形地貌第33页
   ·饶河源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3-35页
     ·人口现状与预测第33-34页
     ·经济发展与预测第34-35页
   ·饶河源水资源概况第35-36页
   ·饶河源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第36-46页
     ·基础指标分析计算第36-37页
     ·协调指标分析第37-45页
       ·协调指标数据第37-38页
       ·判断矩阵第38-39页
       ·饶河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第39-45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5-4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资源整合评价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非局部摩擦模型在土体分析中的应用